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玉涛  赵克刚 《汽车工程》2007,29(6):497-501
以某混合动力电动大客车应用为例,设计开发了基于CAN总线的AMT控制系统。开发了基于H桥电路执行机构的电动机驱动电路和基于PID的控制程序。仿真及试验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多能源动力总成实现自动能量分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一种具有两个机械端口和一个电气端口的电磁耦合无级变速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实现无级变速功能,还具备车辆离合器,齿轮传动及启动电机等装置的功能。经对该变速系统的功率流模型的分析可知,基于无级变速系统的功率流数学模型的效率比常规级联式车用电传动系统高。能量分配优化方法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应用于整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无级变速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罗玉涛  谭迪 《汽车工程》2013,(12):1105-1110
针对现有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轮车辆非簧载质量增加及路面激励引起的轮毂电机气隙不均匀带来的车辆平顺性和舒适性恶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内置悬置系统的电动轮拓扑结构方案。此方案通过设置橡胶衬套将轮毂电机与簧下质量弹性隔离,将电机转化为与簧上质量并联的质量,同时,利用橡胶衬套吸收路面传递给电机的振动能量,减小路面激励对电机气隙的影响,改善车辆垂向动力学特性。在建立新型电动轮车辆模型和分析悬置系统参数对车辆垂向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对有、无悬置系统的两种电动轮驱动方案进行了垂向特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设置橡胶衬套后,簧上质量加速度、轮胎动载荷、悬架动行程和定、转子相对位移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是对定、转子的相对位移量的改善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多能源动力总成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并提出了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蓄电池等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的优化方法及评价指标,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并与传统的优化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法是可行的,可作为制定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无人车行驶环境图像的几何测距方法。首先,利用迁移学习的方法改进Tiny-YOLOv2网络模型,对需识别的物体进行训练与检测,标记物体并定位物体在图像中的位置。其次,提出了一种通过物体分类、边缘检测及边缘拟合的方法,进一步提取物体的图像信息。最后,建立了一种基于空间几何理论的测距模型,结合物体先验信息实现了物体的距离测量。该方法在4 m以内88%以上的测量值误差不超过0.2 m,同时测量误差并没有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罗玉涛  许晓通  梁伟强 《汽车工程》2015,(12):1445-1452
对转双转子电机有两个转子,其内外转子各安装有一个旋转变压器;而普通电机控制器只能接收一路位置传感器信号来实现闭环控制。为此,本文中提出了一种针对双旋转变压器信号的双转子电机转子位置检测系统。该系统将两个旋转变压器输出的信号分别进行解码,再通过合成得到一个内、外转子的相对位置(或转速),最后将其模拟成后端设备所需的信号输出给电机控制器。本设计采用两个AD2S1200作为前端旋变解码芯片,后端使用STM32F103RBT6作为整个系统的主控单片机,以完成相对角度位置的求解,并将其模拟成类似于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脉冲信号输出。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款电动汽车的对转双转子电机控制系统中。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完全满足使用要求,为双/多转子位置检测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1 前言 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后果,即排气污染问题。这一问题的日趋严重,以至于达到影响人类生存的程度。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强烈,汽车排放法规也日益严格,人们越来越重视降低汽车排放污染的问题。 关于汽车排放控制,人们已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其主要解决途径是: a.机内净化。即通过改善汽油发动机的结构设计、调整配气相位及点火时间,使燃烧过程尽量充分,以达到减少排污的目的。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关于稀薄燃烧的汽油发动机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后置发动机客车噪声源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权来  罗玉涛 《汽车技术》1995,(11):25-28,12
应用相关分析与谱分析理论,建立了后置发动机客车噪声源识别的多输入单输出模型。运用该噪声识别模型及所介绍的测试分析系统,对GZ6921型后置发动机客车噪声源进行了识别。识别及分析结果表明,冷却风扇噪声是GZ6921型客车的主要噪声源。  相似文献   
9.
HEV实时等效能量消耗最小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红斐  黄向东  罗玉涛  赵克刚 《汽车工程》2006,28(6):516-520,515
以变速器前置式并联结构为例,介绍了一种实时等效能量消耗最小控制策略。在研究车辆行驶于循环工况中消耗燃油热能和电能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针对该策略的关键问题———蓄电池组的电能和发动机的燃油热能消耗量的等效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在车辆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对该种策略进行仿真试验,并与其他类型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吴杰  蒋苗苗  罗玉涛 《汽车工程》2015,(12):1433-1437
为改进某乘用车排气系统的振动性能,建立了其有限元模型,用Nastran软件进行静力学和动力学计算、吊耳位置评估和排气系统的运动包络面计算。以最小化挂钩垂向动态载荷最大值与标准差和吊耳的静变形量与预载力标准差为目标,以吊耳隔振量不小于20dB为约束条件,以吊耳和波纹管动刚度为优化变量,建立了排气系统振动性能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优化结果表明,挂钩垂向动态载荷最大值与标准差和吊耳的静态变形量与预载力标准差都有明显降低,文中提出的优化方法对控制排气系统振动和提升结构疲劳耐久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