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194篇
综合类   131篇
水路运输   121篇
铁路运输   82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参数特征复杂度高的铁路产品,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RF)结合前向序列选择(SFS)算法的铁路产品检验检测数据关键影响因素识别方法,以辅助基于经验的识别方法。创新使用RF-SFS算法,将其应用于铁路隧道防水板检验检测数据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研究。根据多年铁路隧道防水板检测数据,建立RF模型,获得了影响铁路隧道防水板检测结果的特征关键性评分序列。随后,结合SFS方法得出关键性评分序列的阈值,将排名前6位的影响因素识别为关键特征,模型的预测能力达到99.98%。为验证关键特征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对比分析3种模型在使用不同特征子集时的预测能力。当仅选用关键特征时,3种模型的预测能力均达到最佳,加入冗余特征后模型的预测能力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二灰碎石是高速公路上常用的一种基层材料,本文结合工程实际,论述二灰碎石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及一些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乱向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在基体中随机取向分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球体细观力学模型。同时,对两种及两种以上纤维混合增强的力学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潜艇结构凸堆柱结合壳的疲劳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关于桥梁伸缩缝装置研究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基于机车车辆动力学理论,运用SIMPACK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以机车车辆动力学指标为依据,系统分析了抗蛇行减振器的横向安装位置对机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增大抗蛇行减振器的横向安装跨距,可以显著提高机车的蛇行临界速度,不会对机车运行于曲线上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3项指标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界面剂在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充填层施工中的应用和性能要求,并与传统湿润法进行了推板和揭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界面剂的使用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难度,减少人为因素和天气因素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施工过程的影响:减少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贯穿孔,改善底座板与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粘结能力.该界面剂使用方便,施工工艺简单,可节省人力物力,从而保证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质量.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铁7号线湾子站—达官营站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并通过注浆加固措施成功实现暗挖隧道下穿人行天桥。文章简要介绍工程中注浆支护方案选择、后退式深孔灌注双液浆施工方法、后退式深孔全断面注浆施工方法,以及注浆检测与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9.
研究确立商贸企业客户信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客户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并结合算例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电路仿真软件建立牵引供电系统短路故障模型,分析了直供及AT供电方式下分区所短路故障时接地电阻对主地网电位抬升、地网入地电流及综合贯通地线内电流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接地电阻及供电方式下铁路沿线钢轨电位的分布,并根据仿真结果对实际工程设计中分区所接地电阻的选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