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针对大营至神池高速公路赤泥泉1号大桥结构设计.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和桥梁通7.78对赤泥泉1号大桥上下部结构以及桥梁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2.
刘天亮  黄海军 《ITS通讯》2005,7(4):17-19
假设司机只能根据自己的历史经验做出判断,本文据此设计了日常路径选择行为中的四种路径更新规则。应用基于多智能体的模拟环境-SeSAm,在简单网络上对四种规则进行模拟,比较和分析了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3.
实际道路系统中,交通个体的日常出行决策是一个长期的演化过程,出行者根据出行经验和获取的路径信息确定行驶路线. 考虑有装置和无装置两类用户,在时间反馈策略和平均速度反馈策略下对出行者的出行效率进行了讨论分析. 仿真结果表明,出行者对历史经验的依赖程度决定系统的演化效率. 两类出行者的出行效率均随出行需求增加而减小,随历史经验依赖性增加而先增加然后趋于稳定,并且随市场渗透率的增加,在不同信息策略下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一般来说,有装置出行者具有较少的行驶时间,且在速度反馈策略下效果明显,两类用户的出行效率差距随着时间的演化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结合某铁路隧道通过断层破碎带的实际工程,通过现场调查与施工监测,采集开挖隧道后围岩的变形规律,实测围岩压力,在监控量测信息的指导下施作二次衬砌;研究断层破碎带处衬砌的静力稳定性,研究开挖隧道后变形控制技术,为其他同类型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和指导,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考虑风险规避和认知更新的日常择路行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刻画出行者的日常择路行为,利用动力学系统方法和不动点理论,建立了一个集成风险规避和认知更新的演化模型,分析了演化过程的稳定性,并在一个简单网络上进行了验证。发现在模拟开始的前15 d内,出行时间预算、路径期望出行时间、实际出行时间以及路径流量都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但经过大约30 d的摸索以后,开始趋向于随机用户均衡状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所设计的择路演化过程类似于经典的相继平均算法的计算过程,可以确保收敛到稳定状态,并与初始状态参数的取值无关。  相似文献   
6.
用户均衡同系统最优之间通常存在效率损失,它已吸引很多学者来研究这种效率损失问题,但现有文献大多数局限于研究单用户类、确定性均衡的效率损失,而对多用户类随机均衡的效率损失研究得比较少.本文研究了固定需求网络中多用户类随机均衡的效率损失上界问题.通过利用变分不等式的方法,解析推导了固定需求网络中多用户类随机均衡分配分别在时间度量和费用度量两种出行决策准则下的效率损失上界.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度量下,其效率损失上界值同路段出行时间函数、网络复杂程度、网络需求以及用户对网络熟悉程度等因素相关;费用度量下,其效率损失上界值除了和上述因素有关之外,还与出行者的时间价值系数有关.  相似文献   
7.
解释和预测通勤者的时间价值和出行行为是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措施,进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基础研究工作之一.综合考虑出行时间、计划延误、厢内拥挤和地铁票价等影响因素,给出了地铁通勤者的出行效用表达式,基于Logit模型对地铁通勤者早高峰期间的出发时刻选择行为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的地铁通勤情景进行组合,设计了意愿偏好调查问卷,在北京地区进行了实证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对北京地铁的通勤者而言,早到和晚到上班地点的计划延误价值每分钟分别为0.237元和0.406元;厢内拥挤的程度和地铁票价的折扣变化都会影响地铁通勤的出发时刻选择.考虑收入的异质性对模型进行了改进,统计结果在0.05水平上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