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1.
<正> 从1986年2月起,用ELISA法,对27例产妇的阴道分泌物、胎盘血、羊水、初乳及新生儿脐带血、口腔分泌物和胎便中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e)进行了检测。结果为:①胎盘血中HBsAg检出26/27(96.3%),抗-HBe检出23/27(85.2%),HBeAg检出16/27(59.3%)阳性检出率与血清结果完全一致。③羊水、阴道分泌物和初乳中,抗-HBc阳性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2.
<正> 补体(Complement)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及体液中,是具有酶活性的一组复杂的血清蛋白成份,其成份分别命名为C_1,C_2,C_3,C_4,C_5,C_6,C_7,C_8和C_9其中C_1又由C_1q,C_1r及C_1s三个单位组成。补体在正常防御机制上,具有保持机体平衡的作  相似文献   
3.
以 40 %四氯化碳花生油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同时用重组干扰素 α2 b( IFN-α2 b)及秋水仙碱 ( COL )做预防性治疗 ,观察 IFN-α2 b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 IFN- α2 b及 COL治疗组血清 AL T、AST、 型前胶原、 型胶原及透明质酸水平 ,以及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 ,IFN- α2 b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 、 型胶原 ,TNF- α显色指数均显著小于模型组。作者认为 ,IFN- α2 b可通过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组织炎症坏死、抑制 TNF- α对贮脂细胞的激活等机制 ,而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应用酶免疫技术对118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Ⅲ型胶原(Ⅰ-C、Ⅲ-C)含量测定,分析三者与肝功能指标间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患者血清TGFβ、Ⅰ、Ⅲ型胶原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化逐渐递增,组间差异显著。血清TGFβ1与Ⅰ-C、Ⅲ-C、谷丙转氨酶呈正相关,与白/球比值、血清总胆红素不相关。提示TGFβ1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与Ⅰ、Ⅲ型胶原的联合检测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伤寒、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在南非下层社会中常见。本文报导了15例伤寒性肾小球肾炎,并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作对比。病人与方法:患者年龄为2—13岁,10名为女孩,为住院病人,与同医院的PSGN作对照。肾炎诊断:根据眼睑及末梢浮肿、尿少、高血压、管型尿、镜检发现白细胞、抗“O”试验(ASOT)效价>200,白蛋白<2g/L,即可诊断。  相似文献   
6.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139例慢性肝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血清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发现,在慢迁肝、慢活肝及肝硬化各组其含量逐渐上升,Ⅰ型胶原及Ⅰ、Ⅲ型胶原比值能更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与反映肝细胞损伤指标均不相关。提示Ⅰ型胶原及Ⅰ、Ⅲ型胶原比值是判定肝纤维化状况的较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组应用放射火箭电泳自显影术,对各型病毒性肝炎厦其它肝病患者155例进行了血清甲胎蛋白含量测定,揭示了肝炎血清AFP呈现的规律,有利于认识肝炎患者血清AFP升高的临床意义,并有助于肝炎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1981年初步观察流行性出血热(EHF)各期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的基础上,于1984年又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各组成分—血管紧张素Ⅰ(ATⅠ)、ATⅡ、醛固酮(ALD)的血浆含量进行了系统观察。54例患者ATⅡ从发热期开始升高,低血压及少尿期达高峰,多尿期后逐渐下降;ATⅠ各期均减低,低血压及少尿期最明显;ALD在低血压及少尿期与ATⅡ相应地增高。以上改变与病情轻重及尿素氮相平行。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RAAS与EHF休克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有重要联系,故早期稳定体液平衡并拮抗RAAS激活及其影响。是EHF治疗的重要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