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采用自由基本体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便于包装运输储存的固态高效高性能聚醚型聚羧酸减水剂,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不同合成因素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关系,并优化了合成工艺.最佳工艺确定为:引发剂用量0.15g,链转移剂用量0.15g,丙烯酸用量8.17g,反应时间2h时,合成的固态聚醚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效果最佳.采用表面张力,Zeta电位和吸附量初步探究其作用机理,其优异的分散效果主要依靠空间位阻实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改性沥青使用现状可概括为“技术水平进步,控制手段退步”.化学滴定测试掺量结合荧光测试确定加工效果是一种测试新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作为现行技术规范质量控制的补充手段,弥补了现有质量控制的不足,能够确保SBS改性剂掺量和加工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由于SBS改性剂具有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抗高温变形、抗低温开裂、疲劳和老化等性能,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SBS改性沥青在公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年消耗量从1998年的8万吨增加到2002年的89万吨,2005年消耗了130万吨,可以说,SBS改性沥青在我国高速公路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使用质量,改性沥青混合料中的改性沥青、集料及级配均有着严格的规定,但是,对改性效果影响显著的改性剂部分的控制却没有,在采用路改方式加工改性沥青中,还可通过数袋子的粗放式方式进行控制,但是,目前改性沥青加工以厂改方式为主流,对此方面的控制由加工企业自行控制,对于控制改性剂这重要指标却无法进行.缺乏有效地测试方法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厂改SBS改性剂关键原材料的控制研究在国内尚未展开,文章课题组通过8年的努力,在国内首次提出了采用化学滴定结合荧光显微镜分析法测试SBS掺量及其加工质量,并结合工程推广应用实践情况,通过室内研究与现场测试,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实现现场便捷控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