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对骑马螺栓在钢板弹簧正反向安装状态下的受力状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骑马螺栓在不同状态下的受力分析对比,得出造成骑马螺栓拧紧力矩衰减的根本原因,最后通过对骑马螺栓拧紧力矩衰减的机理分析,提出了有效减缓骑马螺栓力矩衰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居刚  胡轶 《专用汽车》2012,(11):59-62
<正>2012年9月20日,全球著名的展会—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在德国汉诺威拉开帷幕,本届车展是第64届,已历经100多年的发展而成为目前世界上第一大商用车展,所展示的产品不乏有国际上商用车的最新技术,并为每一位喜爱汽车的人提供了一个国际交流的大平台,在商用车领域,绝对是一场拥有足量信息以及满足  相似文献   
3.
分拆性评估是对车辆系统或零部件分拆性的评估方法,对于指导车辆维修具有重要意义。从技术性指标和环境性作指标两个层面来确立评估体系,以分拆效率、紧固件百分比、可达性差的零件百分比、标准化件数量、分拆噪声、油气尘释放等6项参数来确定具体评估体系,建立分拆性的评估方法,适用于零部件级、各大总成级或整车级分拆性评估。以某6×6专用车的分动器悬置为例,分析了零部件级及整车级的分拆性,验证了分拆性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某越野商用车驱动桥设计为例,阐述了驱动桥承载能力的设计及验证过程。驱动桥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接受由变速箱传来的发动机扭矩,再由齿轮系和半轴将转矩传递至轮端,使得车辆可以正常行驶;同时,桥壳承载了来自车身的重力,那么驱动桥就同时起到了承重和承扭的作用;在越野车辆上,驱动桥还要接受来自转向器的转矩,将其转化为轮端的摆动,从而起到转向的作用。因此,越野车驱动桥的设计与普通车辆并无本质不同,但是也有较大的差别,尤其对于越野商用车而言,合理的设计其驱动桥的承重能力,才能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Adams重型汽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Adams软件,依据某一重型汽车的相关参数,建立整车模型。在转向盘角跃阶输入和稳态回转2种典型工况下,对整车进行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并将结果与实车试验数据作对比。在模型正确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适度增加前钢板弹簧刚度,来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板簧支架的作用是将车架与钢板弹簧连接在一起,并传递二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和作用力。为了保证整车的重量、成本和可靠性能,对支架的应力和重量都有一定的要求,本文基于Hyperworks平台,采用变密度法进行板簧支架的优化设计,成功改进一种性能优异而重量成本又低的支架,为后期的整车性能提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国内某重型越野车为基础,通过建立模拟仿真分析模型,根据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能的各自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并建立该重型越野车的优化设计模型和优化目标,通过对悬架系统刚度值和阻尼值的优化分析计算,得出新的优化参数,结果表明车辆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均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的分析钢板弹簧上的应力分布,本文首先利用Hypermesh软件对钢板弹簧组件进行网格划分,对钢板弹簧与前、后支架之间的连接进行了独特的处理,并用Abaqus软件对钢板弹簧进行了应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动工况下,钢板弹簧组件可以满足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某重型工程车为基础,通过建立平衡悬挂受力分析模型,计算出推力杆在各极限工况下受力值的大小。结合常见推力杆实际使用故障,通过CAE辅助分析手段对推力杆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了扭转、拉伸、弯曲和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推力杆完全满足重型工程车在恶劣工况下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豆力  雍文亮  居刚  李海波 《北京汽车》2013,(2):29-32,40
车辆悬架系统的阻尼决定车辆悬架的特性,对车辆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设计车辆的最佳减振器,利用悬架系统的最佳阻尼比,分析前后悬架系统减振器最佳阻尼系数,建立减振器最佳速度特性数学模型。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Car模块建立了重型牵引车整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整车平顺性仿真分析和悬架系统动力学仿真。匹配结果表明,对该悬架系统,减振器所做的匹配设计是正确有效的,改善了悬架系统的运动特性和整车平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