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到2010年,沪宁线上将存在三种轨道交通运输方式:即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既有沪宁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应开行什么样的旅客列车以及怎样开行才能使沪宁城际铁路尽可能吸引客流,满足各种服务对象,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018年上半年,铁路完成客运量16.2亿人,同比增长8.0%,其中高铁客运量占比超五成。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铁路出行,铁路车站的客运服务质量开始受到旅客的关注。厦门北站作为厦门市最主要的枢纽车站,客流复杂,流量较大,论文结合厦门北站客运服务设施和客运服务工作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一份以旅客需求为中心的问卷,利用SERVQUAL模型和相关的统计分析,并对数据的可靠性进行检测,形成一套评价指标模型,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力求提高厦门北站的客运服务的水平和技术。  相似文献   
3.
4.
5.
随着高速铁路逐步成网,普速铁路的运输能力得到了极大释放,铁路运输系统之间原有的平衡状态需要重新协调。对于编组站能力的既有研究,大多采用"定值"形式及"刚性"协调策略,不能有效揭示子系统的匹配变化规律。综合考虑编组站能力的波动性及动态适应性,以系统静态、动态协调为目标,构建了编组站子系统能力协调模型,并通过引入缓冲算子的功效系数法对多目标函数进行简化,利用区间占优及区间分析理论对目标函数与困难约束中的不确定性区间参数进行处理。基于双向三级六场编组站设置算例参数,并通过Lingo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当车站上行系统列流量为136列、下行系统列流量为130列时,能够达到编组站子系统能力协调模型的最优状态,证明所用方法是一种研究编组站子系统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坡度是高速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中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对区间内坡度使用研究较多,但国内外对高速铁路出站缓坡设置却鲜有提及。首先,从高速铁路动车组在坡道上的受力分析原理入手,指出问题研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然后,利用动车组牵引计算模拟的方法,对不展线前提下的不同坡度组合方案的运行速度差异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了不同坡度组合对速度影响的程度;最后,提出了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出站缓坡以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的意义,从而为勘察设计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设计纵断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讨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交路方案的影响因素以及各种列车交路方案的适用范围和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8.
到2010年,沪宁线上将存在三种轨道交通运输方式:即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既有沪宁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应开行什么样的旅客列车以及怎样开行才能使沪宁城际铁路尽可能吸引客流,满足各种服务对象,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