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2篇
铁路运输   2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视镜是机车乘务员视野了望的行车安全部件之一,本文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出发,分析了机车乘务员的视觉和坐姿与后视镜设计的关系,重点介绍了如何利用“眼椭圆”、“H点人体模型”、“临界视角”和成像原理进行机车后视镜的参数设计,安装位置的确定及后视野的校核、为机车司机室后视镜的设计和安装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高速动车组司机室操纵设备可辨识度评价与分析方法,从操纵设备形式、操纵力大小、操纵器形状尺寸、操纵器间距及操纵器布置等方面综合进行控制器的人因分析与评估。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CRH380B—002型高速综合检测车司机室操纵器的可辨识度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4.
针对轨道车辆司机操纵台布局优化设计问题,引入CSP约束满足技术将工效学布局原则规范化,利用RULA姿势负荷评价方法将司机驾驶作业动作因素定量化,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因素和几何位置匹配因素的操纵台布局优化设计模型。然后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数学模型进行优化计算,其中借助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来描述约束条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操纵台布局总匹配度评价的适应度函数。最后针对有22个操控器件、2个显示屏和4个指示灯的轨道车辆司机操纵台布局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同一款司机座椅在不同线路上进行调研,获得列车司机对司机座椅的问题反馈,对比分析UIC651:2002和TB/T 3264:2011设计标准,对司机座椅进行了几何适配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人体尺寸特征,进行了静应力分析和主观性评价.获得了此种司机座椅的适合中国成年男子人体尺寸特征的整改意见.  相似文献   
6.
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出发,针对驾驶座椅选择、驾驶空间设计与驾驶视野校核等方面的几何适配性问题展开讨论,明确了CRH系列动车组司机室人机几何适配性设计所遵循的标准.得到的结论可用于CRH动车组司机室几何适配性设计中,为贯彻UIC 651的相关规范提供方法保障.  相似文献   
7.
应用优化匹配(CSP)技术,根据操作任务、功能和工效学要求,在机车操纵显示和控制单元之间建立约束条件,构造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计算。论文对CSP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面板显示、控制器界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并有效地对机车多面板显示、控制器界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我国铁路机车司机室规范化设计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机车车体轻量化可以减少列车运行阻力,降低列车牵引功率,提高速度,改善列车的运行品质.近几年我国高速铁路的蓬勃发展,对机车车体轻量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结合大同机车厂200km/h交流传动机车设计项目,在充分调研国内外机车轻量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超拉丁方实验设计和可行方向法相结合的组合优化策略,并应用此方法对车体承载结构进行了轻量化优化,随后通过有限元强度分析来验证优化结果.结果证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对于求解类似非线性大型复杂结构的轻量化问题具有求解效率高和求解精度好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邹华  方卫宁 《铁道学报》2000,22(3):38-42
在段码论的基础上对图形模式的生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形模式生成方法,并对其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机车乘务员坐姿视野判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从人机工程出发,分析了人的视觉特性及人的视觉与机画视野的关系,对如何利用“眼椭圆”来有效确定机车乘务员坐姿视野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机车环境的乘务员坐姿视野判定方法,为机车司室的视野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