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152篇
综合类   130篇
水路运输   140篇
铁路运输   34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国内外有关资料,并结合年来对电引爆火工品(EED)电磁敏感性的研究,分析了电引爆火工品的射频危害,从分析最恶劣的情况出发,进行简化、假设、讨论了电引爆火炬 品电磁危害的各种计算,分析方法以及试验、评估方法。对解决目前舰船电磁兼容的棘手问题之一-=电引爆武器在强场下的安全问题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3.
4.
简要分析了火箭炮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提出了利用新技术后的火箭炮可以实现特定终点效应的观点,并以近似直线终点效应为基本模型;分析了相邻两发弹杀伤区域的重叠条件,进而引入并推导了有效重叠长度的计算公式,结合蒙特卡罗方法对基本模型的有效重叠长度的概率问题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利用火箭炮形成特定的终点效应是可能实现的,算例在零系统误差、7mrad系统误差时形成的近似直线终点效应的概率分别为87.1%和10.3%。因此,提高密集度、系统误差、有效杀伤半径等因素的综合指标,是提高火箭炮特定终点效应概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长江客轮排污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环保工作者,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客轮排放生活污水、垃圾、和油污水等进行了综合评述,着重分析了在具备环境管理各个环节的条件下,不能制止任意排污的原因;强调了在目前客轮防污技术不过关的现状下,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7.
来自国际邮轮协会的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150万儿童乘坐邮轮出行.邮轮具有省时、省力、省心的特性使其作为最适合阖家出游的旅行方式之一,是缓解工作压力、远离城市喧嚣的盛宴,而且近年来邮轮亲子游愈发流行.因此在邮轮旅行中孩子是重要的受众群体,如何设计出新颖独特符合儿童心理需求的娱乐项目,让孩子爱上邮轮旅行,是设计的重点.从人机工程学、色彩设计、导向设计、安全性等多方面阐述邮轮上儿童活动区域的设计方针,层层剖析出设计师的基本设计思路和原则,让更多的人了解邮轮,了解邮轮儿童活动区域设计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研究确立商贸企业客户信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客户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并结合算例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车辆跟驰行为受前导车和道路环境等的影响,将车辆抽象成相互作用的分子,基于分子动力学构建相互作用势函数,建立基于相互作用势函数的分子跟驰模型.采集试验路段不同点位的交通流样本,从视频中获得所需数据,并对加速度波动特性进行分析.将车辆运行状态分为常态行驶,起动加速和减速停车3种,根据实测交通数据对3种车辆运行状态进行模型参数标定,同时对分子跟驰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经典GM模型,分子跟驰模型稳定性更好,对实际交通状态拟合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短时交通流预测是实现交通流诱导的关键技术之一。短时交通流因为其不确定性等特点而使其预测很复杂。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的交通流量数据,分别采用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AR模型法3种交通流预测方法进行短时交通流量预测,并通过不同的评价指标对上述3种方法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得出AR模型方法的预测效果优于其他2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