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善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性能,对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通过对SBR,SBS改性沥青替代基质沥青,消石灰处理石料表面以及掺加木质纤维技术制备的不同结构类型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低温性能测试对比分析,结果显示:SBR与SBS改性沥青技术使沥青路面的低温性能提高30.2%~39.7%,效果最佳;消石灰处理石料表面以及掺加木质纤维技术的提高幅度为26.5%~33.3%.另外,同种措施对不同路面结构产生的结果不同,呈现出SMA路面的改善效果优于AC路面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大激振力作用下厚层水稳碎石压实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长安大学自主研发的大激振力振动成型机成型30 cm水稳碎石试件,与普通振动压实机成型的标准圆柱体试件进行压实特性对比分析;同时,结合浙江两龙高速实体工程对大激振力作用下厚层水稳碎石压实特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大激振力作用下,厚层水稳碎石最大干密度明显提高,且基层上下部分压实度差异能得到有效控制.在保证最低压实度的前提下,大激振力可以增加碾压厚度.另外发现基层上下水泥剂量差别不大,且含石量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在大激振力作用下水稳碎石连续性好,对阻止基层底部反射裂缝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整体性基层水泥稳定碎石结构是我国高速公路的主要结构形式,为探究此种结构的使用现状,选取了陕、浙、豫3省4条高速公路大修工程,通过对178 km旧路面路况调查和207个取芯芯样分析,开展了整体性基层结构使用现状研究。采取芯样图像分析技术、路面结构计算和不同层间状态基层材料疲劳性能测试,对基层层间状态对结构使用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分层铺筑由于破坏了整体性基层的纵向连续性,使得结构由设计时的整体受力变成实际状态的多薄层受力,增加了层底拉应力,降低了疲劳寿命,基层层间不连续状态是导致整体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模拟现场压实度差异的方法对厚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结构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抗冲刷等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压实度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有明显影响,随着上下层平均压实度降低,厚层水泥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降低;在压实度降低幅值相同的条件下,上层压实度越高,对应的路用性能降幅越小。  相似文献   
5.
研究沥青混合料吸放热规律,对降低沥青路面温度提高抗车辙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中通过对现有3种类型、5种结构沥青路面吸放热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路面结构吸放热特性存在差异:悬浮密实型结构绝热升温高;骨架空隙型吸、放热速度高;骨架密实型总储热量大.  相似文献   
6.
降低沥青混凝土路面储热量措施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低沥青混合料储热量,可以降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温度,从而可以提高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增加路面使用年限,同时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通过采用表面涂抹反光材料、表层掺加隔热材料以及添加浅色石料部分替代矿料方式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降温,就降温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表面涂抹反光材料提高反射率的效果最佳,降温可达到5.6℃;此外,采用添加浅色石料莫来石替换2.36 mm以下集料方式降温可达3.3℃.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养护机械的配置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安徽省高速公路现有的养护体制,就如何配置、管理高速公路养护机械等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合宁高速、合安高速2006~2009年部分养护机械使用数据,结合笔者多年从事高速公路养护机械管理的工作经验,详细论述了高速公路养护机械的配置原则和管理方法,并对一些管理新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摩托车工业的发展和公共环保意识的提高,国家对摩托车产品经济性和环保性能要求日渐严格,燃油消耗量检验已经纳入了国家对摩托车产品的技术管理内容,测量值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车辆能否达标。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研制了一种容积式台架电喷油耗仪,该装置能够科学准确地测量出车辆在台架上运行时的燃油消耗量,可以一边补给车辆运行所需的燃油,一边能在不影响发动机预运转的前提下实现测量,而且测量精度高、设计结构简单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同时测量过程中的数据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控制器绘出油耗曲线显示在显示屏上,极大简化了企业及相关检验机构对检测设备及测试手段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降低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延长混合料施工时间,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缓黏型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具有高温降黏,中温缓黏和低温增黏特性的绿色经济高效路用材料,不仅能实现温拌技术的降温效果,而且低温增黏又能保证其路用性能不低于热拌路面,同时缓黏技术可以延长混合料施工时间。对掺加缓黏剂(FH-3)沥青混合料降温效果和路用性能试验与基质沥青混合料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拌和温度降低18.1℃,降温效果明显,同时所测试路用性能都符合规范要求,且低温、水稳和抗疲劳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试缓粘沥青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粘度和降温速率来揭示缓粘特性的宏观作用机理,并通过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热量微观作用机理测试验证缓粘特性。结果表明:缓粘沥青可以降低沥青的高温粘度,增加低温粘度,延长此种沥青混合料在施工阶段的有效碾压时间,保证其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