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10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液压多功能弯管机采用了一种与传统不同的新型全液压摇壁式圆盘锯机机构。对此机构进行了运动,受力分析和结构的研究设计,提供各种工业用圆盘锯切机设计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柔性制造系统中资源重组引起的布局问题,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建立了柔性制造系统的虚拟仿真系统.该虚拟仿真系统通过对制造系统中各设备进行几何和行为建模,建立虚拟设备模型;采用生产计划流建立车间布局方案和调度模型.通过仿真,不仅能验证加工代码的正确性,还能根据加工工艺仿真结果分析布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对布局进行优化.最后,对2种布局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仿真系统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汽车行驶平顺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的评价方法-ISO2631标准吸收功率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通过对汽车力学模型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基于ISO2631标准上的GB4970-85国家标准无法准确地评价汽车行驶平顺性能的好坏。提出了汽车常用车速范围内的累积承受时间作为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其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角接触球轴承微动磨损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载荷、摆动角度和循环次数对角接触球轴承微动磨损行为的影响,用自制的轴承微动试验装置对角接触球轴承QJ208在干态下进行了3种摆角(0.88°、1.21°和1.54°)、4种轴向载荷(2.5、5.0、10.0和20.0 kN)、2种循环次数(2和12万次)的摆动微动试验,在此基础上,对轴承磨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圈上微动磨损随载荷增大而减缓,随摆角增大而加重,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其磨损增幅趋缓;在摆角为0.88°时,磨损机制以疲劳磨损为主,在摆角为1.54°时,则以磨粒磨损为主;在同一钢球接触处,外圈上的磨痕比内圈上的磨痕严重.  相似文献   
5.
根据内燃机动力学和曲轴的简谐角位移基本关系式,提出了内燃机曲轴角振动振型的停缸识别法.某缸质量某谐次角振动相对振幅正比于各缸正常工作和该缸停缸分别引起的测点该谐次角位移矢量差的幅值.在内燃机各缸正常工作情况下,当测点某谐次角位移幅值约等于零时,某缸质量该谐次角振动相对振幅正比于该缸停缸引起的该谐次角位移幅值.对4—8缸柴油机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振幅识别的最大误差为4.00%.  相似文献   
6.
铁道车辆运行平稳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车辆运行平稳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旅客乘坐标的舒适度和货物装运的完整。平稳性的评价指标和诗人方法制定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车辆平稳性评价是的否准确,而且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制造成本。本文对目前车辆运行平稳性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法——UIC sperling评价方法、ISO2631标准及GB5599-85标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提出了根据车辆实际运动工况来制定车辆运行平稳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电液伺服系统PDFSV控制的抗干扰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证明电液伺服系统引进PDFSV控制能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智能体的智能机群分层递阶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工程机械施工机群的智能化,构建了2种人机智能体;提出将分层递阶智能控制应用于施工机群智能化过程中,将施工机群分为3个控制层次,在不同控制层次上用相应智能程度的智能体;并以公路施工机群为实例阐述了智能机群分层递阶控制系统的构成方案。  相似文献   
9.
超声速脉冲风洞起动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超声速脉冲风洞起动激波的传播过程和流场建立过程中流场结构的变化,对其起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包含组分扩散的控制方程为二维粘性、可压缩、非定常的守恒型Navier-Stokes方程.用中心有限体积法进行空间离散,用隐式双时间步方法处理非定常时间项.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起动激波速度由于内型面的变化而改变,并在隔离段中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人工智能的丝杠寿命预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丝杠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性能退化趋势,研究了影响丝杠寿命的关键因素:丝杠转速和负载力.利用振动信号和切削力信号实时监测丝杠性能状态,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传感器信号滤波后,通过时域、频域和时频域分析方法提取影响丝杠寿命的关键特征,采用多模型融合技术和B样条模糊神经网络,建立了丝杠寿命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寿命预测的最大误差为846 h,能够满足丝杠的主动维护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