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节点,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使珠海成为大陆唯一与香港、澳门都有陆路联系的城市,珠海在珠三角的区位发生了重大改变,将成为联系广大中西部内陆与港澳的门户。对珠海的客运交通枢纽布局进行整体优化,着眼全球以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承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国际机场和国际远洋航线;打造复合口岸枢纽,对接港澳,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谋求高速铁路通道,融入国家高铁网,构建珠江西岸铁路枢纽;依托轨道交通建设,建立与中心体系耦合的内部交通枢纽,引导和支撑城市空间扩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珠海)国际航展已跻身于世界五大航展之列,展示了当今世界航空航天业发展水平,由此也吸引了大量的观展客流.但其客流具有"瞬发高峰、需求集中、来源分散、潮汐现象"的交通出行特征,且展馆位于漏斗式路网的尽端,给航展的交通组织带来极大困难和挑战.本文基于路网和展馆的容量限制,按照"需求控制、公交优先、智慧引导、科学组织"的原则提出区域分级管控、设置航展专用道和航展专用线保障公交优先、构建"P+R"停车换乘等交通组织措施,确保航展期间全市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顺.  相似文献   
3.
粤港澳大湾区上升到国家战略,粤港澳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坦洲处于城镇化向城市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主动接受香港、澳门、横琴自贸区的辐射带动,积极参与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坦洲镇与周边城市以及港澳地区协调合作,特别是在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中,坦洲交通规划如何发展?如何能积极的对接珠海?把坦洲从中山南部一隅转变为与珠海同城化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做到生态宜居精品小城,本文对坦洲高标准综合交通规划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4.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在路网规划中不重视支路网的规划,导致许多城市支路网密度低下,并影响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和制约城市经济发展。本文以常州市支路网规划为例,首先分析支路网现状,结合城市功能分区,对城市中心区按用地性质进行功能分区;通过规范支路网密度及满足公交覆盖率的要求,计算各功能分区的支路网密度;基于路网密度的要求下,对中心区支路网进行调整规划,并针对近期地块开发及区域交通组织,提出近期支路网实施规划;最后对支路网规划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支路网规划建设及管理措施,以期达到指导常州市支路网规划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现在GPS/GIS/GSM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简要地介绍了GPS/GIS/GSM技术,阐述了基于GPS/GIS/GSM的出租车调度系统的构成和调度原理,并且结合常州的实例探讨了调度系统在城市出租车运营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