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1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3年10月8日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召开的国际防止船舶对海洋污染会议正式通过"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随后,IMO在1978年2月6日至17日召开了国际油船安全和防污染会议,通过了1978年议定书,对1973年公约作了修订.经修订的公约就  相似文献   
2.
保护海洋的问题仍然很紧迫,尽管统计资料表明污染事故在减少.根据国际油船主联盟的结论,近10~12年来,溢油数量超过800米~3的污染事故减少了5/6,甚至连繁忙的海上运输干线,如英吉利海峡,在这段时间内碰撞事故也减少了一半.但是,营运性和事故性溢油仍屡屡发生,建立最有效的浮油回收设备问题离最终解决仍很遥远.关于这一点,国际海洋保险联盟的意见可作证;在负责研究有关环境污染方面问题的该组织的委员会的文件提到,约有1/4的现有浮油回收设备在消除大规模溢油中都不理想.而且,能够替代已陈旧式样的更有效的设备又不便宜.  相似文献   
3.
1.世界上油分浓度计研制的現状早在1954年关于防止海洋污染的国际会议上,联合国海事机构IMCO(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就已经制订了到1980年止的要求执行的完全防止船舶对海洋污染的各种规定。它的内容涉及面很广,主要有对400吨以上所有船舶应设有排放舱底水的排水油分浓度在15p.p.m.(12海浬以內)范围內的报警及监视装置,并且要求150吨(?)以上的油船排出的压舱水,还应设有监视、控制装置(排放总量和瞬时排放率,以及排放率和油分浓度的记录与控制)。当前,船用油分浓度  相似文献   
4.
1.前言机舱舱底水混有各种漏油,在无条件地向船外排放时,就成为海面的污染源。为了防止它,根据船舶的有关法令,必须设置油水分离器。此外,为极力减少油轮的洗舱水或压舱水排放时流出的油分,可采取各种手段,其中之一应考虑设置大型的油水分离器。最近,已在这方面作正式的研究。上述船用油水分离器可分为舱底水油分离器和油轮用的大容量油水分离器。人们之所以把油水分离器看作为个问题,是由近十年来众述纷云的油污公害问题引起的。而且,对油水分离器的要求条件也是在每年变化着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虽然油水分离器业已有许多产品在市场上出  相似文献   
5.
尽管全世界都在努力防止船舶造成的海洋油污染,但在八十年代初期,航行的船舶溢流于海洋上的石油产品每年仍有150万吨左有[1]。这个数值虽比前十年少30%,但毕竟还是相当可观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时期内,事故性溢油几乎增加了一倍。每次事故都导至大量资金消耗。清理事故性溢油的费用,从载重11万吨的油轮“托里·卡尼翁”号起,即在近十五年内超过2亿5千万美元。根据美国海岸警备队的资料,每次油污染平均耗资5万美元,而在这段时期内就油轮事故的总耗资  相似文献   
6.
前言支持并采取措施去提高船舶上的船员和船舶本身、船上货物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性是很重要的。因此,当1969~1970年一艘艘超级油船出现爆炸事故时,挪威开展了一些研究项目以研究爆炸的原因和防止进一步爆炸。这些研究项目之一就在1971年开始,挪威的一些主要船厂开始研究如何控制超级油船在运行期间的安全性和如何获得最佳效果。研究的重点放在洗舱作业,并着眼于用最简单实用的操作程序来满足对海洋最小污染的日益严格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作者鉴于海湾战争的启示,根据国际海事组织对防污公约中的新要求,展示了今后海运河运中防止油性污水污染海域水域的总趋势,提出了技术工作的基本对策,即重视解决:高度度重油污水分离试验;15ppm报警器的新污染试验;大容量油污水分离装置的推广使用;微型油污水分离装置的设计和装备及水面浮油回收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引言全世界都在关心防止因溢油而引起的海洋油污染。有关的国际会议已制订了许多法规,许多国家也建立了国内的法规。这些法规趋向于更加严格,而且将会越来越严格。然而,相当数量的溢油事故将会不因这些法规的存在和人类的努力,而由于船舶的破损、碰撞和船舶设备的误操作不可避免地不断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二、三年内,依据在溢油事件中和一系列海上试验以及相应的试验室试验所得出的实际结论,英国再次全面地估价了它的溢油响应政策。这些结论可分为:响应问题的实质和响应方式。本文的思想与参加波恩条约的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积聚在船舶舱底的污水是一种含油污水。这种污水如果不加处理,任意排放,势必会导致对海洋、江河及港口等的污染。水域和海洋的油污染不但污秽环境,而且会破坏生态平衡,危及水生物的繁殖、生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