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9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卫国  卢辉 《公路》2004,(11):72-75
在提出冲击压实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加铺结构层之一的设计思路的基础上,阐述实测回弹模量的重要性;通过对大量实测承载板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实施冲击压实处理后旧水泥混凝土板及板下基层回弹模量的量值范围和变化规律,作为加铺层设计的计算参数,并用来评价其残余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保证公路隧道安全运营,减少公路隧道发生火灾时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重要手段,其功能是实时探测公路隧道环境温度并迅速、可靠地发现和通报火情.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公路隧道运营环境的火灾探测器——三波长红外火焰探测器,重点对其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方案进行阐述,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群运营管理较为复杂,在发生事故时必须考虑各隧道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互通式立交—路段—隧道群协调交通控制策略,即将高速公路划分为不同交通控制区段和交通控制单元,在发生灾害事故时,遵循“先内后邻”、“由远及近”的原则实施联动控制.以增从高速公路为例,列举凤凰山特长隧道火灾工况下的应急管理预案对上述理论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速公路隧道事故多发的现状,调查了高速公路隧道路段运行速度,分析了隧道出入口车速变化规律,采用线形过渡技术指标、抗滑过渡技术指标和照明过渡技术指标对隧道出入口过渡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基于运行速度的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安全设计方法,可为高速公路隧道群出入口设计及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模量改性沥青在长陡坡沥青路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重载交通的作用,一些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了车辙等早期损害。为了预防车辙病害的出现,粤赣高速公路长陡坡沥青路面铺筑了高模量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段。该文主要介绍了高模量改性沥青和高模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室内试验,总结了高模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控制要点。试验结果表明,高模量改性沥青能显著提高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6.
卢辉 《成铁科技》2009,(1):40-42
本文针对中间站调车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现场调研,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风化花岗岩边坡施工期安全影响因素多、机制复杂等特点,采用属性识别理论提出了边坡安全监测单元属性正常度评价标准,构建了基于安全监测的风化花岗岩边坡施工安全动态评价模型,实现了基于边坡施工期自动化安全监测数据的边坡施工安全动态评估,为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卢辉  张肖宁  胡玲玲 《中外公路》2007,27(3):180-182
该文介绍了矿物纤维沥青混合料在粤赣高速公路试验路段的应用情况,总结了该混合料的相关室内试验结果,采用激光横断面仪与落锤式弯沉仪(FWD)对矿物纤维试验段及其对比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矿物纤维沥青混合料可略提高路面面层的模量,改善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技术方案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广东省境内各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技术方案,选取粤东、粤西、粤北以及珠江三角洲等区域有代表性的若干修复工程案例进行剖析,指出加铺层结构中对旧板稳固处理的重要性,提出了有基层加铺结构和足够的面板厚度是比较可取的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10.
苏卫国  卢辉 《中外公路》2004,24(1):65-68
通过对非圆形轮冲击压实机在修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中用于破裂旧面板、稳固路基路面的工程实践,总结了在应用冲压技术后旧路面裂缝扩展情况,并对沉降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探索评价方法,为制订该技术应用指南积累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