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庄豪 《航海技术》2013,(1):24-26
集装箱船"X"轮某年第2288 S航次连云港-上海。10月21日1330时离开连云港集装箱码头,2345时航行至34°19′.40 N/121°55′.03 E处与渔船"L"轮发生碰撞,造成"L"轮沉没。"L"轮8名船员经渔船"C"轮及时救助获救,无一伤亡。"X"轮总吨13 253t,净吨5 744t;总长164.0m,型宽22.0m,型深13.4 m;主机功率5 045 kW;开航吃水8.3 m/8.6m。当时阴天,东南风5级,浪3级,能见度7n mile。1事故经过某年10月21日2000时,"X"轮三副接班,船位:  相似文献   
2.
庄豪 《航海》2014,(2):38-41
根据笔者悉心调查,意识到船舶管系腐蚀导致货舱浸水湿箱。该事故揭示了某航运公司存在船舶管理方面的偏差。客观分析揭示了事故的主要原因为压载水舱特殊环境导致各种管系被压载水腐蚀损坏,疏于对老旧船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者未有效严格检查压载水舱,当事人员在操作前没有对风险进行评估,操作中未对压载水舱进行有效监控,操作后没有按照 SMS体系保持连续检查核实等一串事故链的内在关系。只有船舶管理人员高度重视,才能避免多发的因压载水调整、油水驳运换舱导致的事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