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1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电液连铸结晶器非正弦振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电液连铸结晶器非正弦振动系统试验台,同时介绍采用直线和圆弧构造的非正弦振动波形.  相似文献   
2.
针对船舶舵机航行中在不同的环境下所受到的负载力矩不同的情况,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改进并增加了模拟加载液压系统的船舶舵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单神经元PID控制算法,用LabVIEW8.2作为软件开发实平台,实现船舶舵机的自适应控制.  相似文献   
3.
船舶可靠性至关重要,该文采用马尔可夫过程,从接近实际情况出发,建立有别于以往的船舶发电系统的容量模型;从概率论出发,利用MATLAB,选择合适的模拟方法,模拟出电力负荷概率分布曲线,快速地建立负荷模型.创新性地应用电力不足概率法(LOLP)于船舶电力系统中,结合容量模型与负荷模型,得出船舶发电系统可靠性指标,为船舶发电机组的容量、台数以及预防性维修提供参考,有助于完善能量管理系统(PMS)功能,提高电力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电液伺服系统的同步控制方法,以一个四液压缸大型平台电液伺服同步控制系统为对象,采用实验数据辨识4个液压缸的数学模型,对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用于同步控制进行了研究和改进,提出了虚拟主动缸和混合同步神经元控制结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虚拟主动缸的同步效果好,最大同步误差为0.261 mm,但需要建立1个液压缸的数学模型;采用混合同步神经元控制结构,不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可通过调节参数控制同步误差,较好地实现同步控制,3和8 Hz正弦信号输入时最大同步误差分别为0.431和0.383 mm.  相似文献   
5.
基于故障树的船舶起货机液压系统可靠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船舶液压起货机的液压系统为对象进行故障树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可靠性仿真框图,利用MatLab计算起货机液压系统的可靠性,通过计算结果对关键元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船舶舵机水动力矩模拟加载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舵机液压系统模拟加载水动力矩的装置.当船舶航行时,该负载作用在舵叶上,且大小和方向随着舵角的变化而变化.加载是通过比例溢流阀实时控制加载油缸的回油背压的方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EASY5的船舶电液舵机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舵机电液系统仿真是研究船舶舵机液压系统动态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仿真可得出液压缸油腔体积变化、负载变化等对系统的具体影响.针对某船舶舵机电液伺服系统,建立了基于MSCEASY5仿真平台的仿真模型,通过选择典型工况和参数设定值对仿真模型进行校核和调试,并以此仿真模型对几种典型工况的动态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为该型船舶舵机液压系统的设计、试验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故障树分析法的舵机液压系统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利用故障树对液压系统进行故障可靠性分析时,将故障事件发生的概率定义为一模糊数,模糊数代替精确概率值处理不确定性问题,可以减小获取事件发生概率精确值的难度,为大型复杂的液压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C#技术的船舶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船舶监控管理系统是船舶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改变了传统的船舶管理方式,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船员的工作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实船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针对现阶段监控管理系统的不足,开发出一套智能化的人机交互式监控管理系统.按照软件的功能主要分为资料管理、查询以及机舱设备的监控两大模块.运行本系统,可以查询船舶的基本资料、物料信息、航行日志、设备维护情况等,并可以通过读取前端机的信号实现船舶的监控.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船舶液压起重机工作时吊重产生摆动的问题,提出基于起重机操纵比例伺服阀的吊重摆动控制的方法。设计并完成起重机工作状态测量传感器。完成基于时间延迟反馈控制策略的吊重摆动控制器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在起重机操纵比例伺服阀上叠加时间延迟反馈控制器信号的方法,可以使吊重的摆动快速衰减到0.5度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