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11篇
水路运输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提出了公路交通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弹性系数的4种新的计算模型:生产函数模型、对数 线性模型、线性 对数模型和线性与对数的混合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地讨论,导出了他们的计算公式,利用混合模型,对我国从1980年至1999年公路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弹性系数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投资交通建设比投资其他建设更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交通方式服务可靠性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并将其引入到效用函数中,提出了考虑方式服务可靠性的效用函数模型,给出了不同交通方式问的均衡配流模型.利用灵敏度法分析了不同方式出行时间可靠度改善对客流的影响关系,给出了具体的关系模型.通过一实例表明该模型与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均衡交通分配模型虽具有结构严谨、结果合理等优点,就目前而言却因为变量多、维数大导致无法很好的求解,从而影响其在实际交通规划中的应用.为了提高交通分配预测的准确性,解决均衡交通分配的求解问题,本文将遗传算法(GA)应用到其中.最后通过一个简例,并利用Matlab的GA工具箱进行编程求解,证明了该方法用于求解均衡交通分配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以路网广义容量计算理论为前提,通过对规划年路网容量的计算,从供需平衡的角度和对未来路网机动车运行状况的估计,确定规划年机动车限制保有量的预测值,从而为城市机动车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最后根据文中提出的计算模型对重庆市主城区未来机动车发展状况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集装箱港区用地和交通构成的特点,系统地阐述了集装箱港区的交通规划过程,包括现状凋查分析、交通需求预测以及港区重要功能区之间的交通组织设计等内容.将港区内的交通分为集疏运交通和非集疏运交通2大类分别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了集疏运交通特别是其交通需求预测.该方法在深圳西部港区疏港道路工程规划和组织设计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6.
城市机动车拥有量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路网广义容量计算理论为前提,通过对规划年路网容量的计算,从供需平衡的角度和对未来路网机动车运行状况的估计,确定规划年机动车限制保有量的预测值,从而为城市机动车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最后根据文中提出的计算模型对重庆市主城区未来机动车发展状况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公路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提出了公路交通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弹性系数的4种新的计算模型:生产函数模型、对数。线性模型、线性。对数模型和线性与对数的混合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地讨论,导出了他们的计算公式,利用混合模型,对我国从1980年至1999年公路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弹性系数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投资交通建设比投资其他建设更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需求预测不确定性对交通网络设计的影响,根据需求预测结果的不同类型,建立了适用于连续型需求的基于灵敏度分析的交通网络设计模型和适用于离散型需求的基于未来情形预测的交通网络设计模型。模型均由两项组成,前一项表示网络效益,后一项表示网络稳定性。给出了两类模型的构造过程,探讨了模型的求解方法与适用范围。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设计参数变小,网络效益变小,网络稳定性变大,进而得到不同的网络设计结果。可见,考虑需求不确定性的模型能准确地反映实际的交通网络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9.
对不确定需求条件下交通网络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的需求情形,分别提出了求解交通平衡模型的基于需求点逼近的点估计法和基于模型的表达式分析法。首先给出了点估计法求解交通网络平衡问题的过程,研究了点估计法的局限性;然后,提出了求解交通网络平衡模型的表达式分析法,即从模型表达式出发,在需求分布为已知的条件下计算模型的解,包括模拟法、公式稚导法和情形概率法,并以用户平衡模型求解为例,分别研究了各种方法具体的适用范围和求解过程。最后通过实例,对各种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深入研究了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指标确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聚类理论和神经网络技术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对神经网络输入、输出指标属性值的量化方法进行了讨论,建立了道路交通安全的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最后,介绍了该模型在各省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