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针对动稳定度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通过标准车辙试验,找出动稳定度用于评价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不足之处;为了合理评价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采用非标准车辙试验,改变试验温度与碾压时间,对混合料的温度敏感性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温度下,动稳定度中t1、t2的取值是不同的;通过对不同高温与时间条件下车辙曲线的变形速率进行分析,得出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在不同温度下t1、t2的取值;位移-时间曲线中压密稳定阶段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后移,且压密阶段时间越长,压密稳定阶段越靠后,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越弱。  相似文献   
3.
4.
密实型废旧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降噪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连续型密级配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AC-20的3种典型级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将废旧橡胶颗粒应用于连续密级配路面具有可行性。混合料的级配曲线由下限偏向上限时,其构造深度、回弹率和动态模量减小,回弹值、竖向振动加速度及相位角增大,均表明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降噪性能随着级配曲线上偏而逐渐降低。且3种典型级配的2.36 mm筛的通过率与其构造深度、回弹率和回弹值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此外,不同加载频率的动态试验还表明车速越高,路面/轮胎间的能量衰减越慢,振动噪声也越大。  相似文献   
5.
王国忠 《北方交通》2023,(10):23-25+29
以运城市某市政道路工程为依托,采用落锤式弯沉仪对水泥路面板角分3级加载(50kN、70kN、90kN)进行弯沉检测,采用截距值法对板底脱空情况进行判定,并选取了典型面板现场取芯验证脱空情况,得出该路板底脱空率17.4%,采用截距值法评定水泥路面板底脱空时,应综合考虑水泥板设计厚度及强度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7.
振动是存在于船体结构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它所带来的危害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根据振动主动控制原理,建立了以压电陶瓷作为执行器和传感器的甲板振动主动控制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建立的实验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压电耦合动力学数值计算,确定了压电作动器和传感器在受控结构中的布置位置;搭建物理实验平台,开发了基于滤波后—xLMs控制算法的单输入多输出的振动自适应主动控制系统,在使用模拟滤波器的基础上,对所采用的实验模型进行筒谐及随机扰动下振动主动控制的物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甲板结构的边界,从而有效控制其振动情况的方法是可行的。这为微小型航行体减振降噪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3段已进行MS-2微表处处治,但交通荷载等级、纵坡坡度不同的路段开展处治效果问卷调查,定性分析抗滑处治效果与交通荷载等级、纵坡坡度的关系;选取2条交通荷载等级分别为中等、重的高速公路,对已进行过MS-2型微表处处治且纵坡坡度为1.0%~4.5%的路段开展抗滑性能跟踪检测,定量分析抗滑处治效果与交通荷载等级、纵坡坡度的关系.结果 表明:交通荷载等级为中等、纵坡坡度小于3.8%的路段,MS-2型微表处可有效改善路面抗滑性能,寿命一般为2.5年左右;交通荷载等级为重级的高速公路,纵坡坡度小于2.8%的路段,MS-2微表处进行抗滑处治寿命一般为1.0~1.5年.  相似文献   
9.
<正>无论是载有高水平度要求的精密仪器车辆,还是一般水平度要求的应急移动通讯车、应急电源车、临时指挥车、流动医疗急救车或其他带斗载人举高作业车等,都必须配备稳定可靠的调平地面支撑,以保证车身在作业过程中释放轮胎并使车身保持稳定可靠的水平状态。对于带斗载人举高作业车来说,在举升高度或幅度较大的极限工况下作业时,整车的水平度、  相似文献   
10.
滑模控制在车辆电控稳定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健  王国忠  付学增  管西强 《汽车工程》2004,26(3):295-298,340
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基于滑模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车辆电控稳定系统ESP的控制算法,通过变线道行驶和变摩擦系数路面工况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可有效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