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浅谈日本“来岛海峡”的航行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往返于中国和日本的“联裕”轮多次安全通过日本“来岛海峡”进行了相关分析,浅谈如何根据水文气象资料和有关法规法则安全通过日本“来岛海峡”的航行方法及所采取的航行措施。  相似文献   
2.
靠离码头是船舶最为复杂、紧张的作业之一,正确、合理的运用驾驶台资源最为关键。文中以"G"轮在日本川崎港船艉撞上防波堤为例,介绍港口状况和事故发生的经过,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事故链,并提出提高船舶靠离泊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航海仪器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船舶指向仪器、定位仪器和避碰仪器的现状及未来发展;以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船舶自动航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为适用于远洋船舶在全球各大洋航行的需要,在《传真天气图的计算机接收识别系统》[简称:MFAX]V2.0的基础上,对该系统做了完善和改进,研制开发了既能接收识别全球各大洋的地面天气图、又能接收识别全球各大洋的高空天气图的《传真天气图的计算机接收识别系统》[简称:MFAX]V2.5。完善、改进后的该系统嵌入《三大洋海浪数值预报系统》并安装在“远望”1、2、3、4号航天测量船上使用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2012年7月7日巴中市河坝2井暴发较大规模山洪泥石流,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和井场的正常生产与生活。在现场调查泥石流灾害的基础上,对形成泥石流的地形、水源、物源进行了论述,分析了该泥石流的成因机制;计算了泥石流的动力学参数,针对现有物源及潜在泥石流隐患,提出了“主沟疏通+防洪堤支挡”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传真天气图的计算机接收识别系统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传真机接收传真天气图是目前科研机构、气象台站、航运安监部门以及船舶通常采用的方法。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传统的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这主要是由于气象传真机接收的传真天气图是通过传真机打印输出的,不能直接输入计算机为气象预报部门、海运安监部门及船舶提供及时有效的气象数据,也不能做更进一步的图象处理。另外,气象传真机打印输出的传真天气图一般只有一个热敏打印件,经过长时间存放易于退色、难以持久,不利于历史资料的存储、积累、分析、总结、复制和处理a  相似文献   
7.
肖建兵  王德政  栾法敏 《世界海运》2009,32(9):52-53,55
我国《海商法》第165条规定:“船舶碰撞,是指船舶存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发生接触造成损害的事故。”船舶碰撞是海上运输中突发的非正常事件,它直接威胁海上安全。虽然现代航海技术在逐步完善和进步,但并未彻底消除船舶碰撞的风险。相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船舶货物运输量逐年提高,船舶数量激增,并且朝大型化、高速化方向发展,这些因素导致世界各海区的船舶通航密度增大,从而使得船舶碰撞事故不断出现.通过对诸多碰撞事故的调查发现,碰撞发生后,船长对事故的处理和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文中在MMG建模思想基础之上,认真研究并借鉴了常速域下贵岛胜郎的计算模型和低速域下芳村康男的计算模型,并结合这两种数学模型建立了低速域、大漂角并兼顾小漂角的建立半潜船运动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Fuzzy C-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with Adaptive Neural-Fuzzy Inference System,FCM-ANFIS)的船舶海上交通流预测模型,采用相关分析法预测网络模型的输入变量个数;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仿真数据进行分析和模糊聚类,从而确定模型的聚类中心,进而建立ANFIS预测网络结构。该模型采用BP算法与最小二乘算法相结合的混合学习算法进行网络参数训练,可克服传统预报模型收敛速度慢和局部最优等问题,进而提高预报精度。同时,选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记录的船舶交通流数据进行仿真预报,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救生艇事故屡见不鲜,导致救生艇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船舶日常管理不够、思想松懈。日常保养维护不到位、救生演习走过场等。本文针对上述原因分别就加强船舶管理、救生艇日常维护保养、重视证书培训和船上培训提出具体措施,旨在提高船员救生艇操作的各项技能,减少操作中的失误,让救生艇真正起到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