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卢文蕾  陈作强 《水运工程》2007,(12):103-107
通过嘉陵江新政船闸闸底长廊道侧支孔出水输水系统模型试验,研究出水支孔的型式、管径与排列,消能沟设置盖板等对改善闸室水流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水力学角度和航行条件出发,来认识船闸口门区与连接段的水流结构,探讨连接段的范围。收集概化模型与枢纽物理模型的实验资料,采用归纳、总结和分析对比的方法,对概化和枢纽工程船闸引航道出口的水流结构、形态及回流长度等规律进行总结和讨论,对口门区与连接段的水流与航行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概化模型的回流长度l1=7.0b比枢纽模型l1=4.6b要长;连接段的同岸与异岸连接,实质是主航道航线与引航道轴线夹角的大小;文中连接段长度是推轮能克服水流作用于船舶(队)漂移时的长度,否则需重新确定。  相似文献   
3.
船闸输水系统类型的选择标准是通航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已有的船闸输水系统类型选择公式的基础上,以闸室水域面积C、H/E、m作为判别指标,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分散输水系统型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有关标准规范中对船闸引航道口门区的通航水流条件提出了限值,但有的仅提出了设计原则。为此,收集枢纽泄洪中泄水波对船舶(队)缆绳安全系数的原型观测资料,提出了泄水波波高的建议值;在《内河航区分级规范》提出的不同航区风浪波高范围的基础上,对波高引起船舶摇摆的安全进行初步分析,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5.
借助于对研究水工建筑物和复杂地基联合作用方面具有突出优点的有限元法,建立适宜衬砌墙结构特点的数学模型,研究墙体与基岩间的接触状态和接触应力,掌握其应力分布的基本规律,探讨接触面粘结力对墙体应力的影响,并将数学模型分析的结果与物理模型的试验结果和材料力学的分析结果相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造成这类差异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墙体强度与稳定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对船闸衬砌墙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分析总结了山区河流通航建筑物引航道与河流主航道夹角形成的因素。通过概化物理模型和船模航行试验,研究了船闸布置在弯道凸岸以及引航道与河道斜交布置2种条件下,引航道与河流主航道不同夹角时,口门区和连接段的通航条件。试验表明,当船闸布置在弯道凸岸附近,河道流速为1.5~2.0 m/s时,转弯夹角宜小于20°;当引航道与河道斜向布置,河道流速为1.5 m/s时,夹角宜小于等于25°,当河道流速为2.0~2.5 m/s时,夹角宜小于等于2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