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铁路运输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GB 50009—2014《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颁布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技术标准。如何理解和运用该规范是做好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针对该规范,通过与地上民用建筑抗震设计相关参数的对比分析,重点对地铁地下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及水准、地震动参数及抗震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对于一般的地铁地下结构可遵循"两水准、两阶段"的设计思路;结构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的选取应与其设计基准期一致;结构抗震等级应通过结构形式、结构高度、地震烈度等综合考虑确定,并根据不同抗震等级来进行结构抗震措施的调整;应明确地震作用效应调整方法,尤其针对地下区间矿山法马蹄形和盾构圆形隧道,应给出更为具体的抗震构造措施,以完善地铁地下结构抗震措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西安地铁1号线盾构隧道下穿朝阳门外护城河拱桥文物区工程,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土层沉降机理,对护城河桥受力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护城河桥的沉降控制标准,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拱桥加固方案。同时,通过施工过程中对护城河拱桥的沉降监测,验证文中提出的沉降控制标准,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下结构设计和施工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结构设计安全的问题,对设计过程中常用但易混淆的概念予以分析,给出了地下结构荷载取值、结构计算、抗浮计算方法,浅埋暗挖法通道的截面形式、初期支护形式,以及相应的结论性建议;结合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工况,给出了盾构始发、过站、调头等的边界条件和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