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居民对通勤出行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连接中心城与外围新城之间的地铁是主要的通勤交通线路,如何提高其旅行速度、缩短乘客旅行时间,成为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满足不同乘客对出行条件和服务效率的需求,提出通过开行快慢车实现旅速时间的节省。从既有客流特征入手,分析客流来源及目的地,指出既有线开行快慢车的必要性;在借鉴日本相关案例经验的基础上,对开行快慢车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北京燕房线、房山线、15号线为例,分析不同线路的客流特征及线路条件,分别提出利用大行车间隔及设置越行线开行快慢车的方案;并提出两种方案的特点及实施要点。利用大行车间隔开行快慢车,即在客流较小的线路上利用富裕的能力开行快慢车,仅需对运营图进行优化设计,投资小;设置越行线开行快慢车,需根据工程实施条件、客流特征,选择合理的越行站点。经分析研究,采用两种方式均可实现节省旅行时间的目的,对提升中心城区外客流快速进城需求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总结当前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进站难、乘车难、换乘难和枢纽乘车难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数据和乘客OD分析,指出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存在显著的在线路、车站、换乘站空间分布不均衡和高峰期、平峰期时间分布不均衡特征,是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原因,也是必须直面的棘手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适应城市总规提出的新要求,基于客流分布特征,提出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策,包括:正确认识轨道交通发展定位,准确把握建设规模;新建线路不能从根本解决既有问题,既有线运能提升改造是必然选择;针对客流分布的不均衡性,评估和调整规范标准的适宜性;适应客流的动态分布和降低运行成本,推行全自动运行背景下列车灵活编组。  相似文献   
3.
环线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一种特殊形式,其设置条件尚未有明确标准。总结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环线规划及运营经验,探讨环线的功能定位、不足与缺陷。重点论述环线设置与城市规模及形态关系、环线与放射线的关系、实体环线和组合环线的关系、环线的建设时序等规划关注的问题。结合北京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沈阳等地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相关实践,提出环线设置参考指标,包括中心城区面积、环线客运强度、与环线相交的放射线数量、环线换乘站占比、环线内外放射线长度比、两条L型线换乘节点的高峰小时单向换乘客流量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