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1篇
铁路运输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妫水河天桥施工栈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妫水河栈桥的设计思想,给出了栈桥设计的计算模型及其模型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福建漳州郭坑大桥加固计算及其加固方案设计。针对郭坑大桥的特点 ,提出拱轴线的拟合标准 ,建立沉井基础的有限元计算模型 ,对郭坑大桥进行详尽的内力分析 ,最后给出全桥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3.
用FRP材料加固石拱桥:单面接触模型及极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用FRP材料加固的石拱桥的破坏模式及其极限荷载的估计方法。采用有摩擦单面接触有限元模型来模拟可能出现的裂缝。采用FRP材料加固拱腹和/或拱背,加固后拱的破坏模式有:石块滑移、石块压溃、FRP材料剥离及FRP材料断裂。计算得出的破坏模式与有关文献中给出的实验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4.
5.
台湾山区落石灾害层出不穷,每逢地震事件或台风豪雨季节常引致山区落石灾害,而落石灾害程度因量体差异而有所区别,尤以大量岩块同时运动堆积所导致山区明隧道工程破坏最为严重,诸如中横沿线大规模落石导致明隧道破坏之灾害事件.回顾当前研究,前人多以集块质量法、二维分离元素法进行落石运动轨迹之模拟,并依据能量大小决定危险等级作为落石危害区划定之依据,却往往忽略了落石群同时运动产生交互作用,甚至二维与三维堆积分布差异,造成最终落石危害范围之影响.有鉴于此,本研究主要着重于落石群堆积模拟于探讨明隧道顶部载重之影响,应用小型室内物理模型配合分离元素法之颗粒力学仿真,针对不同量体岩块条件下进行其岩坡落石群堆积之力学行为模拟.藉此将相关力学模拟方法应用于实际落石灾害区,以期成为当前明隧道载重设计、相关技术规范及后续研究之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铁道岔转辙机设备现场维护及故障处理的特点,研究了转辙机不同维修模式下的故障诊断方法;提出在故障修和预防性维修模式下分别采用故障树和模糊识别技术以提高诊断效率及精度;在转辙机三维仿真及评估系统中集成开发了S700K辅助维修系统,同时运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对诊断结果及故障处理方案进行快速搜索和引导,提高了辅助维修系统的准确性和便利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16片腹板上有开口的两跨钢筋混凝土连续深梁的试验结果。对试验中出现的两种破坏机制,引入上限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导出了设计公式。  相似文献   
8.
受地形影响及隧道进洞位置限制,隧道洞中常有边坡稳定的问题存在.尤其在地震力之作用下,可能因岩石边坡表面之关键岩块滑移,进而导致坡面后方大规模坡体崩坏而肇灾.如能分析该类岩块受地震作用之运动行为,将可作为判断边坡受地震作用下之稳定性分析之参考依据.根据Newmark(1965)提出的滑动块体法,其说明了影响块体滑动之重要因子为「临界加速度」.因此,在利用此法进行岩石边坡块体受到地震力影响的滑动分析时,需先针对临界加速度进行研究.然而,滑动块体法定义的临界加速度为最大静摩擦角之函数,直接应用于工程上恐有过于保守之虞.本研究旨在利用小型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进行临界加速度之量测,进而了解实际滑动面之临界加速度与理论值之差异,并提供后续研究之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为实现列车运行安全状态的实时全面获取和车地有效传输,对城轨列车在途监测数据传输系统进行研究.文章分析城轨列车在途数据传输系统的适应性,设计了城轨列车在途数据传输系统的构架,详细分析了车载子系统和地面子系统的组成及其关键技术.通过室内试验、公路试验和现场试验等3种方式,对城辊列车在途数据传输系统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各项技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能够满足大容量安全监测数据车地传输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