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现有动车组检修作业指导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动车组检修作业指导解决方案。对增强现实技术在动车组检修作业指导中的应用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动车组检修作业指导系统。对于利用文字图片展示复杂检修工序不够直观的问题,提出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进行展示的方案。该解决方案可以提高动车组检修作业指导的便捷性、直观性和智能化水平,同时为未来系统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智慧动车段”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各类信息的快速可靠的采集、各类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整合和共享各类动车段信息资源,为动车段提供高效、可靠、规范、智能的信息服务,进一步提升动车组运维安全保障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对“智慧动车段”的内涵及特征进行描述,提出“智慧动车段”总体框架,并重点对智慧应用进行规划,提出涵盖动车组运维和动车段经营管理的智慧应用主题,为未来的动车段信息化建设规划提供可供参考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乘客信息系统应用软件部署量大、部署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ocker容器技术的软件部署架构。分析了容器技术的优势,结合乘客信息系统的传统结构,设计架构模型。通过镜像制作、容器实例化和仓库私有化的具体实现,验证了此架构的可行性。容器技术的引入,解决了传统软件部署的诸多问题,为乘客信息系统的进一步云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当前,公安部交管局督促全国各地交警部门贯彻落实《交警系统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规定》和规范使用管理执法记录仪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现结合基层交管部门使用执法记录仪的实际情况,探讨执法记录仪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铁路站台门控制系统已成为旅客上下车过程中保障安全的重要防护设备,为降低站台门控制系统风险隐患和提升日常运维水平,采用故障树分析(FTA)方法对站台门控制系统风险分析及故障诊断研究。在分析站台门控制原理的基础上,通过HAZOP方法分析站台门安全功能,选取站台门无法关闭功能作为典型顶事件,采用下行法得出故障树的最小割集,构建出该事件故障树并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站台门控制系统故障包括光耦故障、反相器故障、电机采样电路故障和继电器故障等,故障树可为站台门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提供辅助参考决策,同时对站台门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依据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范围和相关建设标准,阐述系统硬件平台调试重点,研究各类服务器、局域网搭建、视频监控、综合布线系统的关键调试技术.总结系统硬件平台调试流程及方法,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说明在调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交通强国建设战略部署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下的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体系,从信息化规划总体思路、数字化流程的业务架构、基于云的技术架构方面进行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规划的总体设计和详细阐述,提出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关键技术点,为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云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总体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回顾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总结系统功能、应用规模、社会经济效益现状。针对“十三五”期间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面临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从技术创新和专业服务两方面进行初步思考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
针对网络化运用检修条件下的动车组检修方案优化问题,以固定运用模式下的动车组开行数据为输出,以满足动车所的最大扣修数量、动车组一二级检修规程和多所检修资源共享规则为约束条件,以最小化动车组检修剩余量为目标,构建优化模型。基于蚁群优化算法设计了模型的求解策略,达到共享多动车所检修资源,充分利用动车组检修周期,降低检修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系统运维的工作难度明显增加,如何有效地利用运维工具提升工作效率成为首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并设计研发出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监控平台,通过监控组件对信息系统软硬件运行状态的后台自动监控,实现了重点监控对象的报警提醒和综合展示,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台账及现场信息的统一管理,并有效的提升了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维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