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公路和铁路等线形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不良地质地段,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往往采取路基回填的办法进行地基处理。路基回填施工会引起侧向位移和竖向沉降,这是施工过程中必须预防和解决的。此文以某高速公路某段路基回填工程为例,针对回填方案,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沉降和位移进行模拟计算与分析。根据模拟计算与分析结果,提出处理方案指导施工,加强过程控制,降低施工和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2.
在地铁暗挖法中,中洞法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城市地下工程中应用广泛。该方法施工过程中灵活多变,对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设施影响不大,施工效率高,可有效地控制地面变形,城市环境污染较轻,长春市某主要交通干道地铁站场地条件复杂,建筑物密布,地下管道较多,因此采用中洞法施工,在目前的施工过程中,可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及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铁将是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市区进行盾构隧道掘进施工,不可避免的要穿越既有建筑物,如何在不影响现有建筑物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顺利的进行施工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控制地面变形沉降也将是控制建筑物变形的关键技术。文中结合北京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盾构下穿某小区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重点研究地铁盾构隧道穿越某小区可能导致的各类风险源和可能引起的地面沉降,对盾构隧道穿越建筑物的风险和地面沉降变形控制技术进行分析,将地面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同时总结本次施工经验,希望对相同施工方法的盾构隧道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确定泥石流发生的物源条件是预防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首要任务,文中通过对吉林省白河地区松散堆积物的粒艘成分和物理性质的测定和分析发现,该松散堆积物土样颗粒粒度较粗,黏粒含量非常少,土颗粒之间空隙较大,连通性比较好,导致土体的团聚性不好,遇到强降雨土体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将会下降,容易被流水冲散,增大了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町以作为白河地区的泥石流物源。  相似文献   
5.
文中利用TCS热导率扫描仪对青海省某地三个钻孔岩土样进行室内导热系数测试,分析各地层岩土导热系数受岩体岩性、岩层深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层岩土体导热系数随深度增加呈增大趋势,同一地层岩土体导热系数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对于不同地层岩土体,结构越致密、颗粒越大、颗粒间的连结力越强、岩体强度越高的地层岩土体导热系数也越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