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10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轨道运输系统地下场站之消防安全长久为岛内外所重视之公共安全,本文藉由探讨轨道运输系统地下场站之火灾特性与境况分析,分析地下场站可能火灾情景,并针对台湾现行轨道运输系统之消防安全设计适用「各类场所消防安全设备设置标准」实务问题,参酌美国国家防火协会NFPA 130 Standard fox Fixed Guideway Transit and Passenger Rail Systems、欧盟UNECE隧道规章、日本地下铁相关标准等,提出建议与对策;另依据「各类场所消防安全设备设置标准」为基础,以铁路地下场站及隧道为主要对象,拟定「铁路隧道及地下场站防火避难设施及消防安全设备设置标准(规范)」条文草案.该草案已由灾害防救委员会所推行之「公共安全管理白皮书」执行项目进行列管,刻正进入立法程序,为台湾地区之轨道运输系统地下场站提供专用、适当之法规依循.  相似文献   
2.
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利用Matlab 的simulink 模块搭建电池离线仿真模型,选用含有遗忘因子的递 推最小二乘法进行在线参数辨识,基于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建立锂离子电池模型结 构复杂度和预测精度综合性能函数,对电池不同RC 阶次模型进行研究。通过离线和在线参数的建模方法对不同RC 阶 次的等效电路模型进行AIC 分析,结果表明,一阶RC 等效电路模型最适合锂离子动力电池精确建模。  相似文献   
3.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是实现未来智能化汽车辅助驾驶的重要功能之一,以往该系统主要采用毫米波雷达感知周围环境,但是容易出现较多的误识别和漏识别情况。针对现存的问题,文章研究了自适应巡航感知系统,不同于以往单一雷达的方案,本设计采用毫米波雷达和视觉传感器融合的办法改善感知系统的性能。通过搭建电动车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编写CAN通信报文解析程序,分析毫米波雷达和视觉传感器特性等,完成了对雷达和视觉信号的采集及处理,实现了感知系统目标级融合。并在巡航和跟车工况下进行离线仿真,验证了目标级融合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感知系统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大众/奥迪车系有部分车型可以利用解码器进行怠速调整,但很多修理人员误认为只要是大众/奥迪车系都可以用解码器来调整怠速。其实是否可以利用解码器进行怠速的调整,主要取决于发动机的ECU是否具有此项功能。目前市面上的桑塔纳、捷达、帕萨特B5—1.8和1.8T的发动机都不支持此项功能,而只有配备了V6发动机的车型才支持此项功能。除此之外,利用解码器进行怠速调整时,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发动机电脑系统中没有任何故障记忆;保证必要的发动机水温,通常是在发动机运转后冷却风扇第1次停止动作时进行怠速调整;进气系统无漏气、点火正常、高压线完好、汽缸压力正常;大修过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桥梁梁体伸缩量的构成,计算伸缩缝宽度;提出了桥面伸缩缝常见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6.
7.
8.
9.
李晔  沈子明 《交通标准化》2013,(13):108-111
首先整合与步行品质改善相关的理论,提出“以人为本”的九项设计理念,并依据实施的迫切程度和困难程度将步行品质交通改善设计理念重新组织并划分为三个层次:必要的理念、非常可取的理念和不错的附加理念,以利于指导实践。然后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框架,将步行品质改善这一复杂问题简化为多个简单问题,并充分吸收已有的知识成果以寻求解决之道。最后提出步行品质交通改善设计的技术建议:完善步行网络、优化步行设施和提升步行环境。  相似文献   
10.
对某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系统进行了研究,制定了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系统的结构方案。依据ECE-R13法规与最大电机制动力限制,确定机电解耦门限值,对小强度制动、中强度制动及紧急制动3种不同工况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再生制动与液压制动控制策略,并进行仿真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小强度制动时电机可满足驾驶员的需求制动力,并且能量回收率能够达到25%;在中强度制动时电机以最大制动力进行制动并且在最大回收能量的同时能够使该系统满足制动性能,能量回收率能够达到74%;在紧急制动时为了制动安全应迅速将电机制动力撤出。该复合制动系统能够有效地吸收再生制动能量,同时也能满足车辆的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