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3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发展以氢气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微观结构梯度变化的梯度阳极设计有望提高SOFC性能,为探究梯度阳极SOFC的电性能,搭建了以梯度阳极SOFC纽扣电池为研究对象的电池电性能测量实验系统,通过调控电池的工作条件,测量了该纽扣式单电池在不同工作温度和不同入口流量下的开路电压和放电特性。研究发现,随着入口处燃料气体流量的增加,梯度阳极SOFC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密度增加,电池电性能在燃料气体入口流量超过100mL·min-1后基本保持不变。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梯度阳极SOFC开路电压降低,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密度升高。当SOFC纽扣电池工作在温度为800℃、入口处燃料气体流量为125 mL·min-1的条件下,测得最大功率密度0.31 W·cm-2。  相似文献   
2.
对CTCS-2列控系统的列控中心由LKD2-T1型升级为LKD2-T2型改造实施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T2型列控中心维护终端功能和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路面抗滑性能预测多采用经验回归的方式,摩擦力学与路面磨耗之间的力学关系尚未明确,导致路面抗滑性能预测模型的推广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中基于能量等价损耗的概念,通过单一轮胎对路面损伤程度的实测,运用能量等价损耗原理可以推算出不同类型的车辆对路面的损耗程度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路交通是我国节能减碳重要领域,如何量化集成道路和车辆的城市道路交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成为交通绿色发展的迫切需求。利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量化评价了城市道路交通原材料获取、施工制造、运行维护和报废拆除阶段的全生命周期化石能源消耗量ADP(f)和全球变暖潜值GWP (以CO2当量计),讨论对比了基于传统燃油汽车(ICEV)、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纯电动汽车(B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的城市道路交通的全生命周期ADP(f)和GWP,并对关键因素年均日通行量、FCV的技术进步和不同车型占比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基于ICEV的城市道路交通的全生命周期ADP(f)和GWP分别为3.26E+09 MJ和2.16E+08 kg。相比于ICEV,基于BEV的城市道路交通的全生命周期ADP(f)和GWP分别降低32.5%和36.1%。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能源安全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从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出发,系统梳理国内外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现状,详细总结国内外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归纳我国新能源汽车生命周期评价现存问题,基于现存问题对新能源汽车清单数据精细化、研究对象多元化、评价模型动态化和评价体系标准化等生命周期评价方向进行前瞻性研究,为面向碳中和的汽车生命周期降低碳排放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蔡旭  张睿达  陈莉  李智 《中国公路学报》2020,33(10):221-229
目前仍缺乏沥青混合料颗粒接触界面参数的有效获取方法,导致基于离散元法的沥青混合料数值分析手段无法精确模拟材料的力学行为。针对"切向弹性刚度"参数无法准确获取的难题,基于自主开发的"沥青混合料颗粒剪切分析系统"开展沥青混合料的颗粒界面剪切试验研究,确定合理试验参数。在此基础上开展3种级配和3种集料的沥青混合料单轴贯入试验,分析不同试验方法得到的剪切模量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在60℃试验温度和0.02 mm·s-1剪切速度条件下可获得较为稳定的试验结果;剪切应力曲线表现出典型的"预剪切阶段"、"剪切稳定阶段"和"剪切破坏阶段"三段式增长;级配对界面剪切力有显著影响,AC-13、SMA-13和OGFC-13混合料的峰值均值分别约为100,50,90 N;同一级配下,采用玻璃珠和铁珠的混合料的界面剪切力分别为75,70 N;集料的材料类型是影响界面切向弹性刚度的关键因素,采用玻璃珠和铁珠的界面切向弹性刚度分别是0.17×106 N·m-1和0.22×106 N·m-1,而花岗岩集料则达到0.66×106 N·m-1以上;贯入试验结果表明级配和集料类型决定了混合料的剪切模量大小,采用花岗岩集料的AC-13型混合料的剪切模量达到18.88 MPa,OGFC-13混合料最小,仅为8.95 MPa;界面剪切试验得到的剪切模量与贯入试验结果的相关系数达0.89。所提出的集料接触界面剪切试验可分辨级配和集料类型对切向弹性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任伟涛  蔡旭 《交通标准化》2010,(15):210-215
网上流转信息交流技术,使建设方、监理方和施工单位的信息达到了同步交流的效果,交流方式、交流速度、交流资源利用率产生了质的提高,使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领域的应用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针对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体系现有研究均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而不予以逐层研究的不足,依托港珠澳大桥钢桥面铺装工程,在对原材料进行合格性检验及拉拔速率研究的基础上,自下而上对原材料各层或其组合开展多因素影响下质量控制研究。研究表明:(1)测试钢板+底漆、钢板+底漆+防水层、钢板+底漆+防水层+粘结层的拉拔强度,拉拔速率应分别为50、10、10 mm/min。(2)钢板应喷砂打磨至粗糙度Ⅲ级;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体系应设置底漆,底漆喷涂厚度宜为60μm;防水层厚度宜控制在2~2.5 mm,粘结层厚度宜控制在80~120μm。(3)防水粘结体系施工质量受温、湿度影响较大,施工温度宜为25℃,相对湿度不宜超过60%。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小区域路网整体调控策略制定难度,缓解区域交通拥堵问题。通过将疾病传播理论和复杂网络中的相关理论运用到道路网络中,构建管控策略预判模型,建立了交通路网中关键节点的监控算法。该算法只需在网络中监控部分关键节点就能够起到对整个路网监控的效果,从而针对关键节点的不同状态运用不同管控方案,有效改善区域交通拥堵状态。  相似文献   
10.
微表处对防止路面松散、延缓路面老化、提高路面摩擦和弥补路面微小的缺陷有着良好的效果,在路面养护工程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然而,现有设计指南中评价微表处路用性能的试验手段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影响了微表处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本研究采用"轮胎驱动式路面功能加速加载试验系统"为基础试验平台,对添加不同改性乳化沥青的微表处混合料进行室内加速加载试验,研究微表处混合料性能变化规律,并定量评价沥青类型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成果对推动微表处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