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邓宏科  郑光  邓韧 《路基工程》2021,(6):194-198
分析研究大瑞铁路高黎贡山越岭段地形、地质构造、岩性岩组、坡体结构等地质变量指标,并结合工程类型分析高黎贡山区域地质环境现状;为了对线路方案进行分区预测评价,首先根据影响地震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选取了评价指标,继而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ArcGIS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划分出地震地质灾害极高危险、高危险、中等危险和低危险区,为高黎贡山越岭段选线及地质灾害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地处"三高""四活跃"地质条件下的上坝大桥为例,在对地质条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的方法,运用Barton模型确定参数,并采用地质条件、有限元分析、SMR、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岸坡自然状态、工程状态和地震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瑞丽端、保山端岸坡自然稳定坡角分别为39.9°,41.6°,均小于实际坡角;天然状态下,瑞丽端、保山端岸坡的稳定安全系数为2.00、2.20,岸坡均处于稳定状态;桥梁荷载作用下,瑞丽端、保山端岸坡的稳定安全系数为1.60,1.70,岸坡均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热害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高温热害问题是深埋隧道的常见地质灾害问题之一。本文根据调查中取得的实际资料,考虑岩性、断层、地温、主要蓄水构造、主要河流五个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和等级标准,通过GIS空间分析对隧道地区的热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和区划,为高温隧道线路的选择、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论:研究区的热害整体上呈北西—南东向分布,断裂对热害的控制作用显著,热害主要分布在花岗岩和变质岩地区;沿C12K线路方案存在四个易发生突热水灾害的区段,这四个区段的特点是断裂集中,位于岩浆岩地区、变质岩地区或是储水盆地的边缘。  相似文献   
4.
依托铁路、公路工程建设,在野外勘察、室内和现场原位试验基础上,重点研究滇西北地区冰碛层的分布特征、岩土类型、物质组成及颗粒成分、胶结程度和物理力学性质,对冰碛层的地基强度和边坡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冰碛层根据分布特征分为洼地型、阶地型、谷肩型;根据物质组成等可分为角砾岩和碎石类混合土,承载力和地基稳定性均较好;角砾岩单轴抗压强度较高;碎石类混合土抗剪强度较高,但水稳定性和地基均匀性较差。冰碛层边坡局部自稳性较好,但底部和层间可能存在软弱夹层。  相似文献   
5.
大瑞铁路怒江特大桥桥址方案地质比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建怒江特大桥为大理至瑞丽铁路全线重大控制性工程之一,桥址地处保山地块与腾冲地块碰撞缝合带—怒江断裂带内,怒江两岸深大断裂及褶皱发育,构造极其复杂,不良地质发育,特大桥受复杂地质环境及前后引线工程地质选线制约,选址困难。在前期工作确定的三个比选桥址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三桥址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前后引线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定性分析和专家评判法结果,比选推荐了大坪子桥址方案。  相似文献   
6.
滑坡是土坡重力侵蚀破坏的主要形式,在目前的工程实践中,土坡稳定性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是圆弧条分法。但对大量黄土滑坡的观测表明,其滑动面并不是圆弧,一般是后壁陡直,下部接近圆弧,总体形状呈“L”形。因此采用经典的圆弧法计算黄土边坡的稳定性是不准确的。根据Mohr-Coulomb强度理论计算出黄土滑坡后缘拉裂的深度,自拉裂底部至坡脚处假定为圆弧滑动面,在此前提下搜索最危险滑动面的位置。笔者曾提出了搜索最危险滑动面的一种方法,并结合该方法推导出了用圆弧法求解稳定系数的解析式。将黄土边坡具有后缘拉裂这一特点,应用于该解析方法中,进一步推导出用于黄土滑坡侵蚀稳定性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泾河南岸一黄土高边坡滑动前地形断面观测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测试,计算得出其潜在滑动面,再与其滑动后实测滑动面比较,表明提出的方法比一般的圆弧法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