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天,我将冒着一定的风险来预言一些在下一世纪开始阶段,会出现在航运业内的某些事物的形态.很显然,我会着重谈一些IMO活动范围以内的事.  相似文献   
2.
1 如何提高锅炉分层燃烧技术的应用效果锅炉分层燃烧技术以其结构简单 ,性能稳定 ,安装方便 ,节煤效果好 ,倍受用户青眯 ,得到广泛推广、使用。自 1996年至今 ,我分局已在 6 1台 4t及以上正转链条锅炉上改装此项技术 ,收到良好效果。所谓锅炉分层燃烧技术是利用重力筛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石家庄铁路分局完善供用电计量器具,加强供用电管理,取得节电减支,降低成本的明显经济效益的实践,提出巩固、完善能源计量,加强节能管理,加快自身建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合新时期企业经营机制需要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提供了一种有大量的客户数据,只需对部分客户进行带有时间窗要求的货物配送的优化路径选择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寻找的隐含条件利用可行的算法将问题规模进行缩小,然后利用特殊情况荻取限制条件,不断缩小搜索范围,从而搜索到有效解.该算法针对具体问题设计,适合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5.
电动客车发展迅速,社会对电动客车的需求日益增加。客车满载时对动力需求高,电池组的数量多,车身总质量偏大,导致电池损耗加快,客车行驶里程降低。优化车架的结构设计,实现轻量化是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高行驶里程的有效途径之一。为达到某型电动客车在满足各工况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实现轻量化的目的,选取4种典型工况,包括匀速直线行驶工况、弯扭工况、紧急制动工况和紧急转弯工况,建立了客车车身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由ANSYS Workbench分析计算得到了4种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变形。以有限元分析结果为依据,对车架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优化设计理论,以车身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构件厚度为设计变量,以底架应力和扭转刚度作为设计约束,利用NASTRAN软件计算了车架刚度对关键构件厚度的灵敏度。对刚度相对灵敏度较低的部件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如将车门支撑部件、车架侧围等部件型材厚度由3 mm减薄至2 mm,对刚度相对灵敏度较高的部件进行了加厚处理,如将车架主要受力部件厚度由4 mm加厚至5 mm,以此来提高整车的扭转性能,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车架轻量化设计方案。更新了优化后的车架模型,再利用有限元分析对比了优化前后最大应力及变形结果。经对比分析,在满足各工况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整车质量下降52 kg,车架质量降幅达2%。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分局管辖单位石家庄铁路医院门诊部,邯郸车务段公寓浴池,以太阳能集中供热取代燃油蒸汽锅炉的成功改造,提出改造方案的实施和有关注意问题,进行了经济效益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甘肃舟曲三眼峪沟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参数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甘肃省舟曲县城后山三眼峪沟特大泥石流灾害的现场调查,获取了舟曲三眼峪沟泥石流相关资料,据此分别对三眼峪沟及其支沟(大峪沟、小峪沟)泥石流动力学的泥石流流速、流量及冲击力进行分析与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流速、流量达到特大泥石流的规模,冲击力远远大于该沟防护工程的设计.提出了三眼峪泥石流沟针对性防灾减灾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对于汽车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制造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度复杂性的生产需要。汽车线束制造行业推出了KSK模块化的生产方法,旨在大规模生产的流水线上,定制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方进坡 《时代汽车》2022,(6):179-180
随着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它已然成为了大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旨在深度提升人们的驾驶感受,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汽车驾驶过程中,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升交通行车效率,亦可保证司机和乘客的安全.本文将立足于实际角度,对人工智能在汽车驾驶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予以详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0.
长株潭城际铁路滨开区间采用2台直径9.34 m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为有效控制盾构下穿密集建筑物段变形或沉降,通过方案的调整,采用对建筑物的主动保护与施工方案及参数的及时优化,实现了盾构掘进的平稳通过,保证了地表沉降的可防可控,确保了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降至有限、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