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7篇
铁路运输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PPC箱梁节段模型剪滞效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PC)连续梁0号块节段模型进行试验研究,确定实际桥梁对应的截面的使用性能和极限承载力。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随着载荷水平的增加,截面的剪力滞效应逐渐明显。用常规的箱梁剪力滞效应对试验结果进行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通常采用解析求解箱梁剪力滞的分析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对于大跨、新型桥梁结构的分析评价应包含其剪力滞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混凝土徐变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表明,高强度混凝土线性徐变(应力/强度)比值较普通混凝土的有所提高。混凝土徐变不仅与应力水平有关,而且还受加载龄期的影响,不同加载龄期的混凝土徐变曲线并不具有沿t轴平行的性质,这恰与老化理论的假设相反,影响混凝土徐变的因素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作者以混凝土抗压强虚作为诸内在因素对混凝土徐变影响的综合反映,提出了以徐变短期观测值预估混凝土长期徐变行为的公式,根据所收集的69组混凝土徐变试验数据看,所提预估公式具有令人满意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铁路列车荷载谱和桥梁结构效应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我国铁路运营机车和车辆分别模拟成4种理论机车模型和7种理论车辆类型,并根据我国铁路的运营状况和对部分铁路编组站列车编组资料的统计分析,将我国铁路运营列车归纳成4大类(混合货运列车、运煤列车、液罐列车和旅客列车)和4个编组级别(轻载、中载、重载、重载组合)共15种典型列车,并借助Monte Carlo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这15种典型列车的理论模型,阐明了以典型列车建立列车荷载谱和桥梁结构产应谱的具体方法。本文推算出的应力脉谱与现场实测值的比较表明,上述方法既简便可行又灵活实用,可供修订桥梁疲劳设计规范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虎跳门大跨度连续刚构主桥的方案设计进行了整桥计算分析和1:16.7的缩尺模型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模型在静力加载至使用荷载时的静力强度、刚度变化及裂缝观测等考察,验证了与实桥对应的核心区段的受力性能。结果表明:整体模型使用性能良好,经类比的实桥截面的设计若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设计,其抗裂性能和使用性能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这个试验是“具有予应力蹬筋的簿腹版予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强度和予应力腹筋形式的研究”专题的一部分工作。这个工作是由王福惠,孙天启,何广汉,张开敬,肖墨芳和张万久等同志完成的。上述专题的研究工作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唐山铁道学院桥梁教研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和苏联全苏运输建筑科学研究院丰台联合基点的共同领导下进行的。本专题的苏方负责人是M.C.鲁登科工程师,中方负责人是张万久教授。本专题的合作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丰台桥梁工厂和铁道科学研究院结构试验室。  相似文献   
6.
依据一座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PC)连续梁桥进行的模型试验梁接缝静力与疲劳试验研究表明:A类PPC构件在静载作用下接缝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折减约0.5~0.6;疲劳可能使接缝处混凝土开裂,但裂缝宽度不大,约0.1mm。  相似文献   
7.
智能土木 桥梁结构在线监测环境下的智能计算是结构智能化的必要条件。通过对该环境下两种基于静力的计算路线的分析比较,给出了一个集神经网络力学反问题解法和有限元力学正问题解法为一体的智能计算方案。方案通过对荷载(被定义为结构工作状态指标)的实时识别和实时分检,以及分检状态流的有限元分析,建立实时、在线的结构健康监测机制和准实时、在线的结构健康诊断机制。结合模型试验,对方案予以初步实现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其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是可行的,有必要对其加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墩梁结合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跨度连续刚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桥因其主跨墩身与梁体结合部位处的构造及受力情况复杂,该处往往凭经验设计,配置较多的钢筋。为了给虎跳门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方案设计提供合理的布筋依据,对其主跨墩梁结合部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和1:10的缩尺模型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模型试验是相当必要的,所选定的模型能较真确地模拟实桥的受力情况,模型试验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总体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静力的智能桥梁结构智能计算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智能土木/桥梁结构环境下的两种基于静力的计算路线的分析比较,给出了一个集神经网络力学反问题解法和有限元力学正问题解法为一体的智能计算方案。该方案旨在建立实时、在线的结构健康监测机制及准实时、在线的结构健康诊断机制。初步的研究表明,该方案是可行的,具有进一步研究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连续刚构桥锚固区局部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便于箱梁腹板预应力筋及锚具的布置,结合虎跳门连续刚构桥的方案设计,对特征节段模型、子区域模型和试验模型锚下混凝土局部应力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锚下混凝土应力仅限制在很小范围内;在按实桥设计的大吨位预加力作用下,没有导致混凝土主应力过大和失效;锚固区混凝土局部应力的实测值与计算值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