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甬运河集装箱运输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统一对杭甬运河Ⅳ级航道贯通后能否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的认识,建立了可行性决策模型,通过对基础条件、市场需求、经济性、时效性等关键因素的分析,得出杭甬运河发展集装箱已经具备航道、港口码头及配套设施、船舶等基础条件,具有较大市场需求,与公路集装箱比较绍兴以远地区有一定的运价优势,运输时效能基本满足干线集装箱船期要求的可行结论.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现行出租车市场行政审批、拍卖、定额招标等主要准入模式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指出出租车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应促进服务质量竞争,促进企业自身建设,促进运营模式改革,并维护行业稳定,建立一个以服务质量招投标为主要手段的出租车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对实施服务质量招投标制度需解决的政策法规配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经营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以及新老政策衔接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建议。实际应用表明该机制可以较好地化解政府、出租车公司、出租车驾驶员之间的利益矛盾,促进行业自身建设,加强行业服务竞争,提高行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大客教练车副方向盘的改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杨仁法 《世界海运》2006,29(3):28-30
通过对国外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较好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有关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历程、航道及主要港口码头、船型及组织方式等基本情况的介绍,深入分析了国外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基本特点和主要趋势,总结了值得中国借鉴的国外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5.
城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先进的GPS技术调查了宁波市不同道路汽车行驶工况,分析了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的状况及影响因素,重点讨论了机动车车型和汽车城市道路运行工况对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影响。对宁波市主要道路机动车流量进行了连续12h测量,并根据行驶工况和流量调查估算了宁波城市道路污染物排放总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GPS调查了宁波市不同道路汽车行驶工况,记录了实际道路汽车行驶瞬时速度的大量数据.根据这些调查数据进行了不同道路汽车行驶工况的解析,分别建立起适合宁波市汽车排放污染物测量的一般道路汽车行驶工况、快速道路汽车行驶工况、城区综合道路汽车行驶工况的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为交通管理部门和出行大众提供精准的事故高发黑点预警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研究了1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BiLSTM)的黑点路段交通事故频次预测方法。通过对传统K-means聚类算法的k值选取进行改进,实现了道路交通事故黑点的有效识别,并统计黑点每天事故数作为事故时间序列;利用小波分解对该序列进行降噪处理,通过多层网格搜索法对隐藏层层数、神经元个数等模型的参数进行标定,构建了基于BiLSTM网络的事故频次预测模型;采用滑动窗口的方式将事故时间序列作为内部参数输入模型,以交通流量、节假日、事故天气和事故发生环境等特征作为外部参数,对事故黑点路段未来1 d内可能发生的事故数进行预测,并基于预测结果提出了1种事故黑点路段交通事故预警模型;以浙江省宁波市交警部门某辖区2020年4月—2021年9月常态采集的事故数据为测试集,以7 d的事故数据预测未来1 d的黑点路段事故频次,将BiLSTM模型与门控循环神经网络(GRU)模型、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  相似文献   
8.
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高职教育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高职教育的性质及地位,办学机制的转轨和办学成份的结构性转变,专业与课程设置的调整,等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高职教育改革的宏观思路与操作性对策。  相似文献   
9.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河海联运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指导宁波-舟山港内河集装箱运输系统建设,分析了发展内河集装箱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内河集装箱运输系统硬软件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设计了内河集装箱的运输组织模式,提出了加快内河集装箱运输系统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非机动车流在通过设有机动车停车带的非机动车道时的交通特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其行驶特性遵循流体力学的基本特性。由此借鉴了流体力学中保角变换这一研究流体经过有障碍区域的基本特性的重要方法,对非机动车流进行了物理建模,建立了非机动车道上设置路边停车带对非机动车流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型,并研究得出可以非机动车流越线行驶的量值情况来判断设置路边停车带的合理性。最后,选用实际案例,对提出的模型和方法进行检验和应用举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对分析路边停车带设置合理与否方面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