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我国四大干线提速前后的列车重量,速度,密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我国铁路京广,京沪,京哈,陇海四大干线提速前后的列车重量,速度,密度的变化状况,据此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2.
大秦线是中国第一条开行重载单元列车的双线电气化运煤干线,2002年贸运量突破1亿t,2003年达到1.2亿t。根据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的调查分析和铁道部审查通过的运量,大秦线近期(2010年)年运量将达到2.24亿t,远期(2020年)将达到2.75亿t,因此大秦线进一步扩能改造十分必要。现根据运输需求,提出大秦线分去向的列车重量方案,检算行车密度和需要的通过能力,并从装车组织、列车运行、卸车组织、空车回送等4个方面探讨了大秦线的运输组织方案,据此提出部分车站、装卸地、相关线路扩能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3.
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列车,采用4台机车分散联挂的形式。湖东编组站重、空车到发场到发线的布置形式应为:2条重车线或2条空车线夹1条机走线为1束,每束到发线和机走线之间沿列车到达方向设置3处9号道岔,咽喉区至腰岔、每处腰岔和相邻的腰岔之间的有效长度为700m。以C76,C80及性能更好的适型车辆检算湖东站到发线有效长度,应达到2800m及以上。现有技术设备的特征、相邻线路技检作业分工方式、2万t重载列车的机车连挂方式、机车运用和组织方式、列车到达均衡程度、列检能力等是影响湖东站到发线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应进一步优化和合理安排相关线路的行车组织方案,并对现行的技检作业分工方式和机车运用方案进行重新调整。采用重车方向列车在湖东站不换挂机车,各装车点到达湖东站的2万t、1万t列车均在装车地或集结地进行全面的技术检查方案。在此条件下,湖东站重车场到发线数量设置为6条基本可以适应远期大秦线运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回归正交设计法是研究盐胀率预报模型的常用方法之一,而回归正交设计法的适用性以及回归方程的优缺点分析却少有涉及。以现有试验数据为基础,进一步做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和SPSS逐步回归分析,具体研究回归方程显著性低、显著性系数可靠度低、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大、回归系数波动性大等缺点以及减少试验量、计算简单、影响因素直观、体现交互作用等优点,得出二次回归方程可作为盐胀率预报模型的粗略估计。更准确的预报及规律研究,需要建立更加准确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速公路混凝土护栏以及桥面铺装出现的损坏问题,以郑洛高速公路改建工程为实例,通过对护栏与桥面铺装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等进行试验分析,对护栏与桥面铺装的混凝土配合比重新设计。结果表明,加入掺合物与纤维之后,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抗裂性以及开裂抑制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改善了护栏与桥面铺装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依托某工程,运用MARC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建立CFG桩复合地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褥垫层在CFG桩复合地基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褥垫层的设置可以调节CFG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CFG桩承载力的发挥和桩与土的沉降;结合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建议褥垫层的厚度取0.3m,褥垫层的材料采用5~20mm粒径的碎石。  相似文献   
7.
李耘宇  石蜀雁  陈舒  梁倩 《公路工程》2023,(2):153-159+164
为研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FRP)开孔板连接件与混凝土的界面剪切性能,对3组不同开孔个数的FRP开孔板与混凝土连接件进行了拔出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一步研究了开孔直径对界面剪切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提出并验证了FRP开孔板界面抗剪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增大开孔个数和开孔直径可有效提高界面的抗剪能力;简化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和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柳州铁路局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结构、组成和使用情况,介绍系统的功能及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9.
青藏铁路格拉段区间通过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青藏铁路格拉段运输组织的要求,旅客列车必须在白天发到。因此,此区段的列车运行图结构具有纵向按区间分段,横向按时间分带,客、货列车分时运行的特点。在对列车对数(或组对数)与列车交会次数、列车交会占用中间站数和区间数、及其对应区间最大列车运行图周期等因素相互关系进行理论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对数列车集中交会占用时间带的控制范围,分别推算出客、货列车最大行车量。计算结果表明:在预留3 h维修天窗的条件下,按站间闭塞普通运行图的客、货列车最大行车量分别为6对;按虚拟自动闭塞追踪运行图的客、货列车最大行车量分别为10对。以理论计算可能达到的最大客、货列车行车量为目标所铺画的模拟列车追踪运行图,其结果与理论推算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土工格栅加筋挡土墙的工作性能,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对一试验墙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MARC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模型参数进行修改,分析预应力施加、加筋距离、加筋长度和挡土墙墙高对加筋挡土墙水平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应力施加、加筋距离、挡土墙墙高对加筋挡土墙变形特性影响较大,加筋长度影响不显著;实际工程中应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对加筋挡土墙进行合理设计。研究结果可为加筋挡土墙的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