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精确计算公路在三维空间中的实际视距,提出了空间视距的概念,通过延伸应用空间两点通视原理,建立了空间视距计算和分析的数学模型。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开发出对空间视距的实时检测技术,通过将设计视距、运行视距和空间视距3种视距对比分析,给出了发现视距不足的方法。与早前的视距计算方法和研究相比,该方法对正常路面、行车道空间视距计算准确,能够计算和分析公路路侧附属设施对视距的影响,为公路几何设计和安全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郭腾峰  王蒙 《公路》1999,(9):48-52
探讨利用“实时拖动技术”在计算机上实现通式立交动态可视化设计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实现的基础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3.
公路路线的交点曲线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腾峰  王蒙 《国外公路》1999,19(6):25-27
文中介绍一种以曲线计算为内核的新的交点转角公路平面曲线计算方法,适用于目前直线曲线混合法定线时任意复杂线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并以标准的“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形式输出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公路CAD应用地域化的现状和工程设计人员对公路CAD技术的更高要求,从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项目路线几何设计的需求和困难出发,研究开发并成功应用"智能模板设计技术",实现了公路CAD对不同设计标准、规范、设计习惯和语言种类的支持,实现了公路CAD技术的国际化应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个研究课题在运行速度理论和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模型,揭示出不同类型、设计速度公路的运行速度特点和规律及其与平曲线半径之间的关系,提出与路段运行速度对应的各级公路平曲线半径设计推荐取值范围。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关键技术指标取值为在公路路线设计与优化中实现定量化选用技术指标奠定了基础,有助于保证公路设计中关键技术指标取用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国行车视距测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数字仿真模型技术,提出以"视线棱体"为核心的新的空间视距测算模型,分析并建立"视线棱体"与公路模型相关面的视线通视判断标准,并以此原理研发了相应的应用软件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行车视距的计算精度;由于该计算模型和方法符合公路空间的实体关系,且其视距计算可考虑到路侧植物、护栏、标志牌等影响,因而测算结果更为准确。实际工程验证表明:"视线棱体"计算模型和方法的测算成果是可靠准确的;该方法和技术为公路尤其是双车道公路行车视距分析提供了科学而实用的技术手段,对公路安全设计与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三维隧道CAD系统是在国内缺少成熟的公路隧道CAD辅助设计软件的现状下,针对公路隧道设计涉及专业面广、设计变更多等特点而研发的辅助设计软件,其主要功能包括:与路线CAD集成的隧道平纵设计、参数化方式的隧道衬砌设计、基于DTM和实体建模技术的隧道洞门三维化设计,通过开发软件提高隧道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李军  刘向阳  黄皓  郭腾峰 《公路》2011,(1):123-128
以建筑信息模型为基础,引人道路信息模型概念,依托广东省湛(江)徐(闻)高速公路项目,研究建立了道路、桥梁以及相关构造物的三维模型;并基于GIS环境和虚拟仿真技术,研究开发公路数字化信息平台系统,实现公路三维模型与空间地理位置、测量数据、图纸文档资料等关联信息的实时映射关系,开发应用了可视化的浏览、查询、计划进度、质量检...  相似文献   
9.
公路动态全景透视图的微机制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军  郭腾峰 《公路》1997,(12):43-46
简要介绍依托AutoCAD和3D Studio,在微机上制作公路动态全景透视图的技术方法,同时讨论公路动态铨景透视图的制作流程及此项技术的难点和重点,并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谈此项技术在公路、桥梁、互通立交等设计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条改扩建公路的路线布设实践,研究和开发出一种新颖、快捷的布线方法,并就该方法的设计原理、应用步骤及相关的技术创新等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