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篇
  免费   68篇
公路运输   206篇
综合类   283篇
水路运输   205篇
铁路运输   187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我国盾构隧道广泛使用凝结时间较长的单液浆,但由于注入后不能及时凝结常常引发管片上浮、浆液流失等工程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定时浆”的概念。通过在单液硬性浆中添加氯化铝溶液与水玻璃,基于浆液的胶结时间、流动度、28 d强度等指标研究了“定时浆”的配方。结果表明: 1)通过先加入氯化铝溶液再加入水玻璃的方法,可以实现浆液“定时”凝结; 2)在硬性浆中掺加0.50%~0.75%的氯化铝溶液、1.00%~1.25%的水玻璃,可以达到良好的定时效果; 3)通过简单的注浆设备改造可以形成“双液单注”的定时注浆工艺。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捷达轿车的一些故障排除方法并对产生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邢力军 《铁道车辆》2007,45(3):38-39
分析了电气化铁路的供电方式对客车轴承的影响,通过试验验证了安装接地装置及接地电阻线对轴承电蚀保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如何将J2EE标准、XML、CELL插件等技术应用到实际开发中.阐明了采用J2EE系统架构标准设计、开发的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很好的应对业务需求的变化,发挥综合效益,提高铁路运输调度的工作效率,加强后期技术支持和系统维护等方面均起到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铁路移动信息传输安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铁路移动设备通过GPRS、Internet、网络动态隔离系统、铁路内部骨干计算机网实现与地面局域网间的实时数据通信,从实用、安全、可靠的角度出发,设计公用网与铁路专用网安全互联、移动设备与地面网络可靠互通的铁路移动信息传输安全平台。该平台硬件系统由内外网通信服务器、行车监控及业务系统设备为主的时实监控和传输设施组成,平台软件系统主要由外网传输处理子系统、内网传输处理子系统、管理监视子系统构成。将GPRS数据接入点部署在铁路局,每个铁路局设立统一的外网通信服务器,作为各个业务系统地面数据处理中心,承担所有应用系统车、地间和内、外网间的数据交换任务,使各应用系统中所有从GPRS下载的实时信息统一由铁路局外网通信服务器接收,再经网络安全传输平台进入铁路运输生产系统,提供给各个相关责任部门使用,从而确保铁路第6次大提速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7.
使用传统铝合金焊接技术,因铝合金材料的特性,在高温下熔化,冷却后产生变形,而薄板焊接较大的变形很难校平。搅拌摩擦焊是一种新型纯机械化固相连接技术,其焊接后变形小、质量稳定、力学性能好。介绍搅拌摩擦焊的基本原理和国外的应用状况,与铝合金传统的金属焊条惰性气体焊(MTG)和钨极惰性气体焊(TIG)进行比较,分析搅拌摩擦焊应用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研究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承力索特别是铝包钢、铜或铜合金承力索在运行中引起磨损,甚至发生断股、断线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方法:通过对接触网承力索的现状和主要防磨损措施的研究来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防止承力索磨损的主要技术措施:采用单根铁线连续绑扎、匹配悬吊滑轮与承力索表面硬度、采用辅助绳悬挂承力索及采用承力索预型保护条。研究结论:道岔柱应采用双腕臂结构、特殊设计来避免承力索间相互碰磨、改善承力索悬挂结构及使用承力索预型保护条。采用承力索预型保护条是解决承力索磨损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用动态规划方法优化设计船舶车辆甲板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规范的车辆甲板结构优化设计在数学上是一个较大的非线性规划问题,而且为了满足实际需要,其中一些变量只能离散变化。本文将该问题处理为三阶段决策问题,因而能运用动态规划方法有效地求解。通过一个实例详细说明求解过程,从中看出应用动态规划方法解决基于规范的船舶结构优化设计问题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根据箱梁预制工艺的要求,模具的周转周期T2通常为3~5 d,而文献[1]中制梁台座规模优化算法仅适合于模具的周转周期T2=1 d的情况。针对文献[1]的局限性,试图通过作图、试算和归纳等一系列工作,找出适用于T2=[1,T1]时计算最优制梁台座数和模具数的通用算法,进一步扩大了算法的适用性。同时,结合文献[1]的工程实例,利用Matlab语言编程验证了改进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