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大鼠在生理性衰老过程中胃肠运动功能脑-肠轴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健康SD大鼠按3月龄、9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分为4组,每组各6只。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大鼠脑-肠轴组织(全脑及胃体、空肠、回肠、结肠、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组织)中的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并比较其在不同年龄组的变化规律。结果各年龄组大鼠脑-肠轴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这种变化在成年后(9月龄、18月龄及24月龄)大鼠更为显著(P<0.05,P<0.01)。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脑-肠轴各部位的含量有一定差异,且其分布差异随着大鼠年龄增长无显著性改变。结论在大鼠生理性衰老过程中,脑、胃体、空肠、回肠、结肠、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下降,推测老年人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大鼠在生理性衰老过程中肠道敏感性、血清及脑肠轴Ghrelin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健康SD大鼠按3月龄、9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分为4组,每组各6只。采用直肠球囊扩张引起大鼠腹肌收缩产生的曲线下面积评价肠道敏感性;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血清及脑肠轴组织中的Ghrelin含量。结果①球囊直肠扩张后,3月龄组大鼠腹肌收缩产生的曲线下面积最小,而随着月龄的增大,曲线下面积逐渐增大,在中等容量及高容量扩张后更为显著(P均<0.05);②3月龄组大鼠血清Ghrelin含量最低,9月龄组最高,之后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鼠全脑组织中Ghrelin含量3月龄组最低(P<0.01),之后增高,但9月龄、18月龄、24月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胃肠道组织中Ghrelin含量随着大鼠月龄的增大而逐步增高(P均<0.05);同月龄组大鼠胃肠道组织胃体Ghrelin含量最高(P<0.01),空肠、回肠与胃体的含量相比减少(P<0.05),结肠较空肠、回肠降低(P<0.05),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部Ghrelin含量最低(P<0.05)。结论在大鼠生理性衰老过程中,肠道敏感性随月龄的增加而增高;血清Ghrelin含量随月龄的增加而降低,脑肠轴组织中Ghrelin含量随月龄的增加有增高的趋势,但是变化不是很明显。这些变化导致的胃肠道感觉与运动异常可能参与了老年人群胃肠功能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鼠混合反流模型中COX-2、PCNA、Cyclin D_1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这3项指标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发展及癌变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方法健康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2组:反流模型组46只,正常对照组8只。分别观察反流模型组术后5、17、28、40周,正常对照组40周时食管黏膜的病理变化,检测COX-2、PCNA、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展过程中,COX-2、PCNA、Cyclin D1从正常→反流性食管炎(RE)→Barrett食管(BE)→食管腺癌(EA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42.1%、73.7%、100.0%;0.0%、42.1%、63.2%、100.0%;12.5%、42.1%、63.2%、100.0%。COX-2、PCNA、Cyclin D1的表达程度逐渐增强。RE、BE、EAC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RE与BE、EAC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BE和EAC间无统计学差异可能是EAC的例数较少。结论在混合反流造成黏膜损伤形成RE的同时,COX-2、PCNA和Cyclin D1的表达增强,并随病程的发展逐渐增强。说明COX-2、PCNA和Cyclin D1基因的高表达参与了从RE→BE→EAC的发展过程,是BE、EAC发生、发展的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物对反流性食管炎黏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用不同药物对混合反流大鼠模型进行干预 ,观察混合反流对大鼠食管黏膜的损伤及西沙比利、萘丁美酮和铝碳酸镁对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SD大鼠 16 8只 ,随机分为 4组 :阳性对照组 (Y组 ) ,西沙比利干预组 (P组 ) ,萘丁美酮干预组 (R组 ) ,铝碳酸镁干预组 (D组 )。分别于术后 2 2、2 8、35、4 0周观察食管黏膜的大体和病理变化。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Y组的损伤程度均重于其他 3组 (P <0 .0 5 ) ;且Y组Barrett食管 (BE)、重度不典型增生和食管腺癌 (EAC)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 3组。P组的损伤程度高于R、D组 (P <0 .0 5 ) ,但BE、重度不典型增生和EAC的发生与R、D组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长期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 (RE)可导致BE、重度不典型增生和EAC ;西沙比利、萘丁美酮和铝碳酸镁对食管黏膜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可减少BE、重度不典型增生和EAC的发生 ,但萘丁美酮和铝碳酸镁的效果要优于西沙比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线粒体途径在脱氧胆酸(deoxycholate,DCA)诱导体外培养的人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无血清的角朊细胞培养基体外培养人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h123和/PI的荧光强度,分析线粒体跨膜电位(△Ψm)的变化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c)、Caspase-3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的表达及抑制剂对细胞凋亡和Caspase-3活化的影响.结果 食管黏膜上皮细胞用100μmol/L的DCA处理后,PI阴性但Rhl23低染的细胞在对照组为(1.8±0.6)%,48 h为(30.5±1.7)%;用200μmol/L的DCA处理后,PI阴性但Rh123低染的细胞36 h可达(43.1±0.2)%(P<0.05).PI阴性但Rh123低染细胞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加,DCA诱导细胞凋亡时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表明凋亡细胞在逐渐增多.Cyt.c和活化的Caspase-3的抗体显示,随着线粒体△Ψm的下降,Cyt.c、Caspase-3酶原也被剪切活化,Casapse-3的底物PARP也发生了降解活化.Caspase-3特异性抑制剂DEVD-FMK部分抑制了DCA诱导食管上皮细胞的凋亡,但对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则没有影响.结论 DCA诱导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引起的,线粒体、Caspase-3、PARP的活化共同参与了DCA诱导食管黏膜上皮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频噪音(次声)对大鼠胃组织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210只SD大鼠,其中140只随机分为8Hz-90dB、8Hz-130dB、16Hz-130dB实验组及对照A组,按组别暴露于上述参数的次声舱中,2h/d;于次声作用1、7、14、21、28d随机取出7只检测其胃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另外70只大鼠随机分为暴露组和对照B组,暴露组作用参数为8Hz-130dB,2h/d,连续暴露14d;于停止次声作用后1、7、14、21、28d随机取出7只进行上述指标检查.结果 ①8Hz-90dB次声作用14、21d,8Hz-130dB次声作用7、14、21、28d,16Hz-130dB次声作用7、14d,大鼠胃组织iNOS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A组(P<0.05,P<0.01),各组均以14d最为明显,且8Hz-130dB组iNOS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P<0.01);②8Hz-130dB次声作用14d停止暴露后胃组织iNOS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对照B组(P<0.05, P<0.01);③上述参数的次声作用后胃组织eNOS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不同频率和强度的低频噪音均可引起大鼠胃组织iNOS表达增加,其表达的水平与作用次声的频率、强度和作用时间有关;②大鼠对次声的多次作用可产生一定适应性,停止次声作用后,胃组织iNOS表达有自我恢复趋势;③同样参数的次声对胃组织eNOS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制WYI-1液分析仪进行五肽胃泌素胃液分析,并和滴定法进行对照,以观察自制胃液分析仪的可靠性及实用价值,100份胃液标本的测定结果表明,2种测定方法结果相同。胃液分析仪测定结果为(3.9±1.92)mmol/15min,滴定法测定结果为(3.98±1.99)mmol/15min。P>0.05。基础胃酸、高峰胃酸、最大胃酸2种测定方法结果相同。胃液分析仪操作简单,结果同样准确,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可取代酸减滴定法进行胃液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