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6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肖民  刘冲  刘玉坪  单航 《船舶工程》2019,41(12):27-34,63
以L21/31船用中速柴油机为原型,在不改变燃烧室结构的基础上,将其改装成缸内液喷L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利用AVL_FIRE软件展开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此双燃料发动机的LNG替代率极限及高替代率时的缸内燃烧及排放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装后双燃料发动机LNG替代率极限为99.5%,当替代率大于99.5%时,LNG无法被引燃;在正常燃烧条件下,保持引燃柴油及液化天然气喷射正时和喷射时间间隔不变,随着液化天然气替代率的增加,液化天然气燃烧始点基本不变,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最高燃烧温度降低,进而降低NO、CO的生成量和排放量。  相似文献   
2.
城际智能交通系统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际智能交通系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的注意。为了使城际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健康、高效的发展,分析其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着重分析了城际智能交通系统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我们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当前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比较普遍,就其在施工和养护中出现的各种病害、裂缝产生的过程,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水灰比、施工操作等对质量的影响,以及产生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述。  相似文献   
4.
轴承通常工作于复杂噪声环境下,使得时域振动信号容易受到各种噪声的污染,从而误导诊断结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一维卷积自编码(1D-DCAE)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的联合抗噪故障诊断算法。为了模拟真实噪声环境,在原始振动信号中添加不同信噪比的高斯噪声,用1D-DCAE对原始信号降噪,再将降噪信号用于1D-CNN进行故障诊断。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搭建1D-DCAE模型,并舍弃池化层以降低信息丢失,以提高联合诊断模型的抗噪能力。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全卷积网络搭建的1D-DACE有更好的降噪效果,改进后的模型能自适应诊断各种噪声环境下的故障。  相似文献   
5.
为选择无缝钢轨垂向响应测量传感器的合理安装位置,需要寻找无缝钢轨在车轮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垂向应力响应区域。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仿真分析了无缝钢轨在不同轮轨力作用下的垂向应力分布规律,并通过轮轨力加载试验台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发现:轨腰处的垂向应力响应与车轮荷载基本成线性关系;在平行于钢轨底面的同一平面内,轨腰内侧的垂向应力响应大于轨腰外侧;轨腰处的垂向应力最大区域分布在钢轨跨中轨腰最上方。  相似文献   
6.
7.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重点之一是线路方案规划。以深圳市轨道交通17号线平湖南段、平湖段线路方案规划为例,分析其过程中应注意的现状用地、规划功能定位等边界条件,以及其对土地利用、覆盖规划人口岗位数、轨道网络协调、与城市规划结合性、拆迁量、工程实施等因素的影响。讨论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中心的联动关系,供后续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8.
数据挖掘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综合信息平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综合信息平台以成为智能交通示范城市的建设目标。数据挖掘作为在综合信息平台的海量数据中有效而可靠地提取有决策价值的先进技术,已日益受到重视。本围绕综合信息平台,首先介绍了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接着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在综合信息平台中的应用过程,最后提出了数据挖掘技术在综合信息平台中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汽车驾驶舱视觉舒适性能够保障驾乘人员的行车安全,提高道路交通的稳定性,因此汽车驾驶舱的人机工程布置和内饰设计需要考虑减少驾驶舱眩光的产生。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ATIA/SPEOS的汽车驾驶室眩光评估方法。利用光线追踪法分析产生光反射部件之间的几何位置关系,在考虑材质属性、外界环境、真实光学效果和阳光照射方向的前提下,利用视觉仿真精确映射汽车驾驶舱的眩光位置。以某型SUV驾驶舱为例,通过光线跟踪分析发现,组合仪表不会有光线的直接照射产生眩光,中控大屏幕会有通过天窗和右边侧窗玻璃的光线直接照射产生眩光;通过视觉仿真分析发现,组合仪表由于光线折反射导致轻微眩光,中控大屏幕眩光面积较大;前挡风玻璃区域在中午和下午眩光较为严重,左边外后视镜区域在下午有空调镀铬装饰和风口造型的成像;中控大屏幕贴合AR防眩光膜优化后,分析结果表明,整块屏幕视觉效果趋于一致,视觉功效有显著提高。通过制定驾驶舱炫目主观评价流程并进行主观评价分析,得出驾驶舱眩光主观评价分析结果与仿真方法评估结果一致,表明该评估方法在新车研发和车型改款试制前期对驾驶室眩光分析和优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影响外贸集装箱生成量的主要因素,利用BP神经网络技术,构建外贸集装箱生成量的预测模型,并应用浙江省数据为实例进行验证.准确预测地区的外贸集装箱生成量,引导该区域港口等集装箱运输设施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