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篇
水路运输   8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1.
分析开展潜艇三维综合放样设计方法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三维综合放样的实现方法,应用实例表明,优化了布置,缩短了放样周期,提高的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2.
李华  彭文波 《路基工程》2016,(3):213-217
浅埋偏压隧道是山岭隧道中常见的一种隧道类型,隧道受偏压影响衬砌结构受力复杂,山坡岩体稳定性差,施工难度极大。以广乐高速大源一号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双洞并行隧道复杂的受力状态,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超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进行了考虑施工顺序的数值模拟,对隧道衬砌结构的受力及变形进行了分析,对围岩的加固处理方式对衬砌结构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对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先施工埋深较浅一侧的洞室可使得衬砌结构所受到的内力较小;对大源一号隧道采取灌浆等措施可有效减小衬砌结构所受到的内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Modelica/MWorks的舰船液压操舵系统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舰船液压操舵系统原件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Works软件实现液压能源系统动态特性分析通用模型库的构建.模型库包括长管路动态模型、液压泵数学模型、液压缸数学模型和其他元件如滑阀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库的元件建立了舰船液压操舵系统方案设计阶段的数理模型,对舰船的液压操舵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实际系统的管路压力和流量脉动特性,在模型中能获得时域范围内系统的流量压力脉动情况.  相似文献   
4.
管路分析在液压(或气动)传动系统设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不但有助于液压系统中各元件的布置设计,还可以对管路中的压力分布和脉动进行分析,从而为减少液压系统中的振动、冲击和噪声。多领域统一建模技术为复杂管路的机、电、液、控耦合系统建模与分析提供了新方法,也为管路分析与设计提出了新挑战。本文首先对基于Modelica语言的多领域统一建模技术进行简述,重点综述了基于Modelica语言的多领域统一建模技术在管路分析中的应用概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管路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基于FLUENT的90°圆形弯管内部流场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使用FLUENT软件的RNG κ-ε湍流模型,对90°大曲率圆形截面弯管内部流体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相关文献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NG κ-ε湍流模型对具有二次流的湍流流动具有较好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结合在建工程太佳高速公路老龙山隧道施工情况,通过对黄土隧道支护结构的分析,提出了锚杆在黄土隧道中的功效、钢支撑与格栅的用途、超前支护在黄土隧道中的注浆效果、仰拱地表加固对湿陷性黄土隧道的必要性,经济、有效地解决了施工中出现的沉降与变形问题,分析结果为支护系统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使用FLUENT软件的RNG κ-ε湍流模型,对90^o大曲率圆形截面弯管内部流体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相关文献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NGκ-ε湍流模型对具有二次流的湍流流动具有较好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通海阀内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海阀是船舶内部管路系统与外界连接的重要装置,主要用于各管路海水注入和排出的控制和调节.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全船各系统甚至整个船舶的性能。在实际使用中发现,通海阀噪声振动加速度偏高,对船舶声学性能产生影响。因此,以通海阀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对通海阀在不同的开口度和流量下的内流场进行数值计算,给出通海阀阀腔内的速度场和压力场图.根据该可视化结果分析影响通海阀性能和产生噪声的原因,为通海阀的内流道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结合在建工程太佳高速公路老龙山隧道施工情况,通过对黄土隧道支护结构的分析,提出了锚杆在黄土隧道中的功效、钢支撑与格栅的用途、超前支护在黄土隧道中的注浆效果、仰拱地表加固对湿陷性黄土隧道的必要性,经济、有效地解决了施工中出现的沉降与变形问题,分析结果为支护系统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常规潜艇有限的能量供给和潜艇作战需求之间的矛盾仍是制约常规潜艇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随着大气环境控制要求的提高,大气环境控制系统的能耗逐渐增大,为了从顶层设计层面协调大气环境控制与能耗之间的矛盾,提出"潜艇舱室热管理"的概念。潜艇舱室热管理即从总体设计角度出发,从功能、能量、控制等方面,全面考虑总体布置、系统结构、部件和环境等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协同控制流动、传热和能量转换利用过程,以实现全系统、全工况最优化,达到提高系统能量利用效率,降低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