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304不锈钢在混合菌种共同作用下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间歇式方法培养海水中硫酸盐还原菌和需钠弧菌,采用自腐蚀电位、极化曲线、冷场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304不锈钢在硫酸盐还原菌和需钠弧菌共同作用下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分析了东海中的微生物腐蚀特征和机理.结果表明:硫酸盐还原菌和需钠弧菌在混合培养过程中相互促进生长,在混合微生物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大于在单一微生物中的腐蚀速率;混合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使微生物膜加大加厚以及产生更多的腐蚀产物和代谢物,加速了不锈钢钝化膜的溶解,进而加速了304不锈钢表面的点蚀.  相似文献   
2.
概述不锈钢微生物腐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微生物腐蚀的研究方法及不锈钢微生物腐蚀模型,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对激光熔覆的原理及特点进行叙述,归纳、总结船海工程中常用的熔覆粉末及其应用基体,阐述国内外激光熔覆技术在船舶工程领域中的研究状况,指出激光熔覆技术在船舶工程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船舶的腐蚀与防腐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在海洋环境中,不仅受海水强烈的腐蚀,还受到海洋微生物的腐蚀,严重影响着船舶的正常航行.论文介绍了船舶腐蚀的主要类型和腐蚀机理,探讨了船舶防海水和微生物腐蚀的措施,并指出了船舶防腐蚀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选择了吐温-20、吐温-60、司本-2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含纳米CeO2和TiO2粒子添加剂的润滑油.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测定了纳米CeO2和TiO2粒子形貌和平均粒径.采用MRS-1J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含纳米CeO2和TiO2添加剂的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纳米CeO2和TiO2的复合粒子的最佳添加量为:ω(CeO2):ω(TiO2)=1∶3,ω(CeO2+TiO2)=0.6%,该润滑油具有最佳的抗磨、减摩性能.纳米CeO2粒子添加可以适当减少纳米TiO2粒子的用量.  相似文献   
6.
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颗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因其具有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表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纳米添加剂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纳米添加剂在润滑油中的应用和在环保中的作用,探讨了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机理,展望了未来纳米添加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朱冠军  于燕青  王茹亚  田奎 《铁道勘察》2004,30(3):55-57,60
论述了航天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概况 ,阐述了Ikonos、QuickBird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三维立体重建、信息提取、建筑物分类和三维动态景观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对船舶腐蚀最严重的硫酸盐还原茵的腐蚀机理,阐述了硫酸盐还原茵对船舶材料腐蚀防护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防腐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利用间歇式方法培养硫酸盐还原菌和需钠弧菌,并采用自腐蚀电位、极化曲线、冷场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白铜在海洋优势菌种硫酸盐还原菌和需钠弧菌共同作用下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海洋微生物的存在加速了白铜的腐蚀进程;硫酸盐还原菌在混合菌种培养基中对白铜的腐蚀起主导作用;硫酸盐还原菌和需钠弧菌共同作用下基体表面团聚现象严重,倾向于发生点蚀;微生物对基体腐蚀影响严重程度依次为:硫酸盐还原菌、混合菌、需钠弧菌、无菌。  相似文献   
10.
纳米Cu、La2O3、Ce2O3粒子添加于500SN基础油中,采用四球摩擦磨损实验机考察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64nm粒径的Cu粒子与25nm粒径的La2O3-Ce2O3粒子匹配效果良好;纳米Cu粒子与纳米La2O3-Ce2O3粒子的质量比2∶1、总质量分数0.8%,润滑油抗磨减摩性能和极压性能优于现有的两种纳米粒子作为添加剂的润滑油;清净分散剂增加使用WFL-1000聚醚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