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研究硬质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30#硬质沥青的性能指标,对30#硬质沥青混合料SAC-13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分析了其力学性能,重点比较了硬质沥青SAC-13与SBS改性沥青SAC-13的低温性能,并考察了水泥对两种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0#硬质沥青具有较高的软化点和粘度;30#硬质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抗高温变形能力和良好的低温性能;硬质沥青延度与硬质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无直接相关性;30#硬质沥青混合料SAC-13用于非冬严寒区沥青路面表面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胡尚军 《公路》2011,(6):154-156
VMA(沥青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指标.结合国内的应用现状,对沥青混合料VMA的计算方法和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结论,对今后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问题,对采用硬沥青AH-30的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及一般重交沥青AH-70混合料分别进行了原样沥青、短期老化沥青和长期老化沥青下的车辙试验,并对采用硬沥青AH-30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原样沥青、短期老化沥青和长期老化沥青下的水稳定性和劈裂试验,比较了同级配下3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性能,分析了沥青类型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硬沥青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车辙能力,同时水稳定性和抗开裂性也能符合我国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基层施工的现场资料,对施工时产生的离析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和缓解的对策,对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施工质量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5.
依据长寿命路面的设计理念,研究骨架密实型多碎石沥青混合料性能。沥青混合料采用30号硬质沥青,填料全部用水泥代替矿粉。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抗疲劳性能和强度性能进行了试验与分析,与国内常用的沥青混凝土(AC)路面相比,其性能有明显改善。提出了供工程使用多碎石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组成。  相似文献   
6.
根据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基层施工的现场资料,对施工时产生的离析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和缓解的对策,对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施工质量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7.
沥青混合料泊松比测定研究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混合料泊松比是路面结构计算中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由于其测试困难,国内外也一直没有提出相关的测试方法,只给出了一定范围内的推荐值.文中参照ASTM规范中水泥砼泊松比的测定,提出了一种沥青混合料泊松比测试方法:在回弹模量测试过程中,通过测试试件中部横向变形,在比较加载和回弹过程中泊松比变化规律之后,确定取0.5P下加载过程中μ值作为沥青混合料泊松比值.  相似文献   
8.
多碎石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压实试件毛体积密度试验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沥青混合料压实试件的毛体积密度测定方法一直在道路工作者中存在争议。该文首先剖析了表干法和钻件蜡封法的试验方法及原理,之后针对SAC矿料级配进行了大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钻件蜡封法比表干法更准确。对于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钻件蜡封法的测试结果比表干法的大,且随着沥青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的增加,两种结果的差异性越大。对于最大公称粒径<25 mm的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用表干法已足够能满足精度要求,对于最大公称粒径≥25 mm的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用钻件蜡封法可能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0.
硬质沥青混凝土疲劳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疲劳裂缝是沥青路面常见的一种破坏形式。该文结合交通部重载交通长寿命沥青路面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针对硬质沥青混凝土的疲劳性能,作了相关的试验与分析,为半刚性路面的抗疲劳研究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