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1.
海港集装箱港区外部一般需要配套建设专业危险品集装箱堆场,集中布置的专业危险品集装箱堆场虽然便于安全监管,但也不可避免存在重大安全事故风险。结合上海某大型港外危险品集装箱堆场规划设计情况,重点讨论该类危险品集装箱堆场规划布置原则及关键技术,通过对平面布置、装卸工艺、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及消防等重点环节的分析,提出规划及工程设计阶段降低事故风险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供类似工程规划设计和规范编制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系统研究分析岸基LNG加注码头和LNG码头的关键差异,为设计提供针对性的理论依据,采用规范分析、实践类比、逻辑推理等方法,分析两种码头在代表船型、港址选择、作业工艺、作业量等方面的本质差异,提出安全设计、消防设计方面的总体设计要点。结果表明,岸基LNG加注码头有别于普通货类码头和危险货物码头,是一种特殊性质的港口支持性码头;码头火灾危险性及消防设计宜制定针对性的防火规范,火灾危险性为甲A类,消防设计按照扑灭码头自身初期火灾要求配置;采用水上补给或水陆联合补给时,不改变其加注码头主体性质,合理参照LNG码头做法,做好安全应急预案及现场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码头相关规范重点聚焦液体散装危险货物码头,缺少适用包装危险货物装卸码头的技术标准。为明晰包装危险货物码头消防及安全技术要点,采用规范梳理法、逻辑推理法、经验总结法,对包装危险货物装卸码头涉及的船型、火灾危险性定性、安全距离、平面布置、工艺设备配置、消防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要点进行分析,提出包装危险货物装卸码头设计时消防及安全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港口危险品集装箱堆场防护水平,以建筑信息模型(BIM)为载体,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安全防护技术,提出一种基于BIM的港口危险品集装箱堆场危害可视化系统构想。利用分层次构建系统的手段,对每个层次系统的构成提出具体要求,给出具体实现方法,并对系统的应用前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快上海港危险货物集装箱流转效率,根据《海港总体设计规范》对上海港某港外危险货物集装箱中转站进行规划布置。结合正在进行的《上海港总体规划(修订)》,预测中转站危险货物集装箱年运量为5万TEU,确定中转站所需堆存容量为764TEU,所需地面箱位数为437 TEU,实际堆存容量和地面箱位数布置满足项目需求。根据集装箱中转站的区位条件、需求等,从平面布置、装卸工艺、控制系统、安全环境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就箱位优化、作业效率、安全环保等方面提出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危险品堆场安全风险,以上海港某危险品集装箱堆场规划为例,从工艺参数、操作要求、工艺流程、工艺方案、箱量计算等方面着手,重点介绍危险品集装箱堆场总体工艺设计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危险品堆场总体工艺的合理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因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不合理给安全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危险品集装箱堆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集装箱港区陆域土地集约化利用问题,结合行业规范、相关规划布置理论,采用数值计算、估算、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用于港区陆域面积估算的公式。选取国内部分港区进行验证,基于假设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用地面积相比偏差在-19. 63%~24. 08%,其中总偏差在15%、10%、5%以内的数量分别占样本总数量的80%、71%和43%,验证了公式的有效性。基于公式参数讨论和典型港区共性因素分析,认为港区陆域土地集约利用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设备覆盖率,提高水-水中转比例,布置自动化堆场,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货物周转速度,布置集约化辅助生产设施,优化道路系统减少道路面积占比等。  相似文献   
8.
港口岸线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开展岸线集约利用研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通过对顺岸式、挖入式、突堤式岸线布置形式进行分析,建立岸线利用强度指标模型,讨论岸线集约利用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理论状态下挖入式与突堤式布置岸线利用强度大致相当且均高于1,顺岸式布置岸线利用强度最低,近似为1;不同类型岸线布置形式对不同水文、泥沙、地形、陆域及装卸作业的适用性不同,港口岸线集约利用需要综合考虑岸线利用强度和制约因素,重点考虑使得岸线强度正向增量价值和制约因素负向价值代数和最大的布置形式;选择挖入式和突堤式布置时,建议岸线利用强度在2~6相对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设计船型是码头设计的基础,是码头靠泊等级、结构设计、水域尺度设计的依据。上海Ⅵ级及以下航道里程约占总航道里程的75%,现状通航船舶、航道代表船型、码头设计船型之间差异较大,码头设计等级与通航船型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增大,给内河码头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带来很多不便。通过梳理分析关键问题,研究分析现状通航船型、码头设计船型、航道代表船型之间的异同点,最后经理论计算和结果复核论证,提出上海市内河码头设计船型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