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1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地铁车轮降噪措施选择进行了技术分析,综合考虑建议采用阻尼环措施。为了研究阻尼车轮的降噪效果,基于ISO 3095和ISO 3381,在北京某地铁线路对安装了阻尼车轮的新型100km/h地铁车辆进行了车内外噪声线路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阻尼环对车内标准测点降噪效果不显著,对车外标准测点有约1dB的降噪效果,对转向架区域近场轮轨噪声有显著的降噪效果,最大降噪量可达18dB。  相似文献   
2.
基于有限元技术的构件疲劳寿命计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转8A型转向架侧架为例,介绍了有限元技术应用于构件疲劳寿命分析的过程。按照"准静态"方法将有限元分析得到的静态应力与实测的载荷时间历程相结合得到模型上各点应力时间历程,结合ZG230 450材料的S N关系进行了结构整体的疲劳寿命计算。有限元分析软件是I DEAS,疲劳寿命分析软件是FE FATIGUE。  相似文献   
3.
以装用无摇枕结构转向架的车辆为例,建立了将车体和构架分别考虑成弹性体或者刚性体的4种动力学分析模型,进行了多个速度级下的动力学分析、构架的动应力响应分析和疲劳损伤分析,给出了对比分析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对车辆动力学建模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外疲劳研究及应用领域的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疲劳寿命的理论计算和疲劳试验2个方面介绍了国外在疲劳研究和应用领域新发展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将车体和构架的超单元模型输入车辆动力学仿真程序,建立了考虑车体和构架弹性的车辆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了车体和构架弹性对构架疲劳损伤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刚柔耦合车辆动力学仿真和构架疲劳损伤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拓扑优化的设计思想,以行李架支座刚度最大化为设计目标,考虑材料体积约束,对结构材料布局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准则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为了实现所设计结构的对称性和通用性,以2种不同工况下的结构加权刚度为目标函数,有限元建模和优化计算分别在软件Hypermesh和其优化模块Optistruct中进行,对最优结构的强度及模态校核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可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运用仿真分析和静态试验,对韩国摆式列车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强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8.
LZ50钢材料试样与车辆实轴的概率疲劳极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小子样升降法,完成了LZ50钢7.5mm光滑圆棒、9.5mm光滑圆棒、9.5mm缺口(Kt=4.728)圆棒和车辆实轴4种试样的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疲劳极限数据分别用常规法和经完善的局部随机BasquinSN关系法获得。基于疲劳极限服从正态分布,分别给出了用上述2种方法获得的4种试样的概率疲劳极限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常规法估计的疲劳极限数据偏于危险,宜采用局部随机BasquinSN关系法获取。  相似文献   
9.
下面的这些曲线图是在三次VDV地铁运营中进行的检测过程中得到的。加速度振幅是在运行速度V=10km/h、25km/h、50km/h和70km/h时在车辆的不同部件上记录的,即:  相似文献   
10.
下面的这些曲线图是在三次VDV轻轨运营中进行的检测过程中得到的。加速度振幅是在运行速度V=10km/h、25km/h、35km/h和50km/h时在车辆的不同部件上记录的,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