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渊  邱亚锋  李军  胡敏  薛新华 《公路》2021,66(12):149-154
杭州市富阳区北支江大桥主桥桥型采用35 m+95 m+95 m+35 m四跨下承式钢拱梁组合桥,引桥为连续钢箱梁桥,桥跨全长407.6m.为对桥面吊装施工的安全性进行验算,首先采用Midas建立全桥梁单元模型,施加移动荷载判断最不利位置节段,然后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此最不利位置节段的钢箱梁有限元模型.施工阶段荷载考虑了结构自重、履带吊车单边开行压力(带载+空载)以及平板车单边开行压力(带载+空载),针对履带吊开行的两种工况进行了验算,得到了不同工况下桥梁结构所产生的应力和变形响应.结果 表明,模型最大应力值均小于钢材的屈服强度,Mises应力最大位置均随着吊车荷载的移动而出现在不同的临时支撑点位置;桥梁结构产生的最大竖向变形较小,最大值为11.61 mm.从应力和变形结果来看,北支江大桥履带吊车上桥面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双曲线切线模量法的理论基础,利用C++语言和VB语言混合编程,编制了地基沉降计算程序,并利用某铁路复合路基载荷试验p—s曲线进行计算以验证其适用性。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用于计算或预测铁路复合地基的沉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CFG桩复合地基的大型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褥垫层厚度、桩长、桩间距对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和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地基的CFG桩存在扩径现象,且从下至上扩径现象越明显;褥垫层越薄,桩分担荷载越大,桩间土荷载分担比越小;随着褥垫层厚度的增加,桩承担荷载增长趋势变缓,故为充分发挥桩的承载作用,建议合理褥垫层的厚度为20~30cm;在外荷载一定的情况下,桩土应力比随桩长和桩间距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进行复合地基桩间距的设计时,不仅要保证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而且还要保证加固后地基土的工后沉降量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打桩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目前我国铁路和公路等部门的相关规范对于路基的承载力都没有给出具体规定,导致在铁路工程设计中承载力的取值偏于保守,研究柔性路堤地基承载力控制值具有重要的工程和理论意义。研究结论:通过对遂渝铁路软土路基工点实测承载力的统计分析与研究,指出:对一般路堤、场坪等柔性基础地基,应从路堤稳定性、工后沉降和路基承载力3个方面进行地基加固工程设计;在满足稳定与工后沉降要求的前提下,地基容许承载力的要求可适当放宽,并初步给出了柔性路堤地基承载力验算公式及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的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桩-网结构路基是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但目前对桩-网结构路基沉降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计算理论和方法。研究结论:首先简要分析了桩-网结构路基的作用机理,然后概述了目前桩-网结构路基沉降常用的计算方法,并以京沪高速铁路某断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复合模量法和桩身压缩量法求解加固区沉降,利用布氏法和日本的L/3法求解下卧层的沉降计算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说明这种方法计算桩-网结构路基沉降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ANFIS的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影响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桩的参数、置换率、土的物理力学特性、褥垫层厚度和施工工艺等,且各因素之间存在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关系,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比较难于确定。为合理准确预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通过研究提出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研究结论:在分析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原理及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减法聚类获得模糊推理规则数目,确定网络结构,建立适用于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预测的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实测资料的预测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比BP网络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_SVM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适应性,为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判别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薛新华  魏永幸 《路基工程》2011,(3):65-67,71
在路堤施工中,为了控制施工进度,指导后期的施工组织和安排,同时保证路堤的稳定与使用,需对路堤不同时刻的沉降及最终沉降量进行预测和计算。对于天然地基,其沉降预测和计算方法较多,且有各自的适用性。阐述了天然地基沉降预测和计算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可为类似路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新建的攀枝花南站车站路堤填筑高度达到36 m,出于地质、地形条件限制和经济考虑,该处的高填方路堤工程的填料拟采用路堑开挖的昔格达层土,但受其成因机制、物理力学特性、构造条件及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昔格达土工程性质极差,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本文以成昆线攀枝花南站昔格达层高填方路基工程为依托,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三维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昔格达层高填方路堤在分层填筑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规律,从而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昔格达地层为极软岩,产状平缓,具有水稳性差、透水性弱的特性;(2)在合理控制施工质量,做好排水措施的情况下,昔格达土可作为路堤填料使用;(3)昔格达层高路堤在分层填筑过程中,最大变形位置发生在填筑体高度的1/2h~1/3h处;(4)昔格达层路堤和路基表面的最大沉降量都随填方高度的增长而增长,路基的最终工后沉降量为4.2 cm,最大沉降速率为3.99 cm/a,基本满足规范的要求;(5)本研究成果对我国西南山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铁路、公路等工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如何准确而又简便地计算地基沉降是工程实践中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弦线模量较好地反映了地基变形的非线性特征,但弦线模量在铁路工程复合地基沉降方面的适用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研究结论:在简要分析弦线模量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分层总和法进行改进,利用Visual Basic程序语言编制相关地基沉降计算程序,然后以某铁路碎石桩和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工程为例,计算了该铁路工程复合地基的沉降曲线并与实测值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计算铁路工程复合地基的沉降,具有比较大的推广价值,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如何准确而又简便地计算与预测地基沉降是工程实践中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在简要分析双曲线切线模量法的理论基础上,利用C++和VB语言混合编程,编制基于载荷试验的双曲线切线模量法的地基沉降计算程序,并利用某铁路复合路基载荷试验p~s曲线进行计算以验证其适用性。研究结论:双曲线切线模量法用于预测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路基沉降具有比较高的精确度,能够将沉降预测的时间提前到路堤填土施工前,是对目前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路基沉降计算与预测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