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8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运输车辆向高速重型化方向发展,提升桥在重型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提升桥车型是指6×2重型汽车上后桥可以在空载或轻载时提升离开地面,减轻轮胎磨损,降低油耗的一种特殊车型。重汽HOWO车型选用了电控液压控制的方式实现提升桥的提升和下降,使车辆的整体性能和使用质量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某大坝坝基的含砂黏土试样开展共振柱试验,得到含砂黏土在10-6~10-4剪应变处的动剪切模量G与阻尼比D的变化曲线及规律,分析了固结压力对动剪切模量、阻尼比和最大动剪切模量的影响,讨论了最大动剪切模量和最大阻尼比随含砾量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应变(10-6~10-4)范围内含砂黏土动剪切模量G随剪应变γ增大而衰减,随固结压力增大而增大;阻尼比D随剪应变增大而增大;最大动剪切模量Gmax随着含砾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最大阻尼比随含砾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内燃机车柴油机连杆变形的校正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智慧 《铁道运营技术》2004,10(2):23-25,29
着重介绍连杆变形校正装置的设计过程,简述如何将连杆图纸设计的技术要求,转换成可以直接掌握、测量的技术参数,以及利用常规的测量器具构建新的测量平台,解决现场校正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洛阳周山隧道下穿村庄民房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三台阶法和CD法下穿施工引起建筑物变位、隧道支护受力及隧道周边地层塑性区分布规律等,确定采用CD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沉降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建筑物沉降规律与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较好,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深埋非圆形隧道开挖引起围岩的弹性和黏弹性变形解析解,首先通过复变函数的方法,得到了围岩中位移的弹性解.之后,根据弹性-黏弹性对应原理,采用Burgers黏弹性模型,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和拉普拉斯逆变换,得到围岩位移的黏弹性解.最后以Ⅳ级围岩中铁路双线隧道为例,通过搜索边界映射点的方法,得到其映射函数.给出了隧道附近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以龙厦铁路吴坑隧道为例,在辉绿岩工程性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监测资料对辉绿岩脉分布段围岩压力、隧道变形的特点及隧道大变形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为辉绿岩分布地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指导。研究结论:(1)辉绿岩富含高岭石,具有强度低、易崩解和弱膨胀的工程特性,在卸荷应力路径下,沿卸荷方向有强烈的扩容现象;(2)辉绿岩脉的分布对围岩压力的大小及分布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岩脉出露多的断面围岩压力明显比出露少的断面大,局部出露部位比邻近未出露部位的大;(3)辉绿岩脉的分布对隧道变形也有明显影响,拱顶出露岩脉的断面拱顶下沉量较大,边墙、拱腰出露岩脉多的断面,边墙收敛变形较大,岩脉出露多的区段,隧道变形时间较长;(4)辉绿岩脉分布段隧道大变形既有膨胀变形又有挤压变形;(5)本文研究成果可用于辉绿岩分布地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隧道涌水量、隧址区降雨量、地表水流量及下渗量、地下水位降深、地表沉降量等系统监测和初步研究,分析象山隧道突水原因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程度。采取溃口封堵、注浆加固等一系列工程及环境保护措施,控制地表沉降,恢复地下水位,解决了涌水引起的环境问题,隧址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8.
大断面公路隧道洞口段穿越堆积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湄渝高速公路中仙至坂面段的珠峰隧道洞口地段需下穿堆积体,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针对该隧道开挖断面大(163m2)、洞口埋深浅、围岩条件差、地下水较为发育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地表注浆、超前管棚支护、接长明洞、加强洞内支护,双侧壁导坑法短进尺开挖等多项综合处理措施,并利用数值模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验算结果表明,设计方案能够满足边坡及隧道的安全性要求,对控制土体变形,减小沉降具有明显的效果,可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9.
阐述ECAS电控系统在空气悬架中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介绍ECAS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同轴式镗修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设计要求、关键部件的加工、装置的安装使用情况。突出介绍了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和利用装置镗修机体的工艺方法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