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2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4座主跨超过400 m的钢箱梁斜拉桥中跨合龙控制为背景,对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中跨合龙的2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对合龙各主要工序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合龙段配切长度的计算公式和合龙口宽度连续观测的测点布置方式。建议:在调整好合龙口姿态后可不加压重,也可不采用临时劲性骨架锁定;采用无线采集设备采集合龙口结构的温度场,用激光测距仪测量合龙口宽度以提高观测效率和安全性;在悬臂施工阶段关注梁长累计误差并通过调整后续梁段的制造长度消除之。  相似文献   
2.
琅岐闽江大桥主桥为(60+90+150+680+150+90+60) m 七跨连续半飘浮体系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梁为栓焊结构钢箱梁,采用悬臂拼装法施工,中跨合龙段长12 m ,合龙段自重约170 t 。为了使大桥能够高精度顺利安全合龙,且成桥后结构内力、线形状态达到预期目标状态,基于无应力状态法原理的控制思想,确定中跨采用双边吊梁、无劲性骨架锁定、顶推法进行合龙。采用 MIDAS Civil 2011对合龙关键工序进行详细计算分析,得到合龙顶推力、顶推位移限值等关键控制参数;分析了顶推过程中的索力、线形变化规律,以验证结构合龙安全可靠;分析得到合龙段无应力长度较小的改变对成桥目标状态影响较小。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合龙控制是可行的,桥梁合龙后内力状态与设计目标一致。  相似文献   
3.
采空区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除受采空区本身的几何尺寸、开采深度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复杂的上覆岩层性质、裂隙带发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且各种因素对地表稳定性影响情况均不相同。文中采用FLAC软件分析各类因素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某桥桥面铺装病害成因分析及重铺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主城区某桥桥面铺装出现破损露筋、纵横向开裂和唧浆等病害,主要由超载、桥面铺装层厚度不足、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除冰盐的影响等造成.针对该桥桥面铺装病害提出3种重新铺装方式:保留原铺装层,在原有铺装层的基础上加铺沥青层;凿除原铺装层,直接改用沥青混凝土铺装;凿除部分铺装层后对桥面进行重新铺装.通过比较3种铺装方式的优缺点,并采用有限元法对预制T梁进行结构验算,最终确定采用保留3 cm原铺装层,加铺8 cm改性沥青混凝土的重铺方式.重新铺装工作完成半年后,桥面铺装未产生新的病害.  相似文献   
5.
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成桥静动载试验为背景,提出了三塔四跨悬索桥荷载试验的要点。建议在规范规定的测试内容基础上增加温度测试、伸缩缝位移测试及中塔扭转效应测试等内容;对三塔四跨悬索桥静动载试验的加载效率适当调整;并将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的结构校验系数与规范常数值、马鞍山长江大桥、泰州长江大桥及阳逻长江大桥的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7.
介绍了磁铁矿采空区铁路路基处理施工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在处理施工控制充填边界、封孔方法、施工工艺等方面有一定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注浆和压水试验结果,介绍河堤帷幕注浆不同方法的优点及其适应条件,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行桥梁承载能力鉴定方法运用于大跨度桥梁时的局限性,以湖北6座主跨超过600m的长江大桥成桥荷载试验为基础,总结大跨度桥梁承载能力鉴定的经验,并参考《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和《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 J21-01-2015),针对测试项目、加载工况及加载效率、结构校验系数等提出合理建议。建议对大跨度桥梁进行承载能力鉴定时,除遵循规范规定外,增加温度、支座位移、伸缩缝位移、特殊构造应力及结构重点部位观测等测试项目,增加主梁最大挠度、中塔扭转效应及偏心加载等工况,降低部分工况的加载效率控制值,对规范中主梁挠度、桥塔偏位及结构应力等主要参数的结构校验系数的合理取值范围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0.
为给钢-混凝土组合梁中支点负弯矩段混凝土施加预应力,以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大桥工程B4标段(85十5×105+90)m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箱梁为例,采用先简支后连续配合中支点桥面板滞后结合和支点升降法等措施进行施工.组合梁整孔预制(中支点两侧各约7.5m的混凝土顶板先不结合),运抵现场整孔架设后浇注底板双结合段混凝土,待底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起顶组合梁,浇注顶板湿接缝混凝土,然后落梁进行后续施工.监测结果表明,体系转换完成后、二期恒载铺设前各墩墩顶混凝土顶板压应力储备为3.01~4.70 MPa,在二期恒载铺装前桥面线形的实测值与设计值偏差普遍在3 cm以内,墩顶体系转换时应力和线形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