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史研究已经逐步成为当今史学研究的新趋向,同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热点,伴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海洋史学界又掀起了新的研究热潮.2014年8月14日至16日,“人海相依:中国人的海洋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本届研讨会由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中国航海博物馆、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协办.大会共收到参会论文110余篇,来自境内外12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  相似文献   
2.
郑州市下穿中州大道超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姿态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亮  杨红军 《隧道建设》2015,35(10):1097-1102
郑州市下穿中州大道矩形顶管隧道工程具有断面超大、覆土浅、4条隧道平行布置、净间距小等特点。为有效控制顶管掘进姿态,全方位介绍了顶管姿态控制、纠偏措施,并对铰接纠偏、双螺旋机出土、六刀盘操控、注浆纠偏、小间距推进控制等关键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实践表明,超大断面矩形顶管在浅覆土、小间距、多次扰动的情况下,采取铰接纠偏、双螺旋机出土、六刀盘操控、注浆纠偏等技术可有效控制顶管姿态。  相似文献   
3.
荣亮 《航海》2011,(4):32-33
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由此而引起社会各界对中国传统造船工艺保护的重视。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在发展舟船技术和水上运输事业方面有着突出贡献,水密隔舱的发明一直为世人称颂。不过作为中国传统造船工艺四大发明之一的木舵,并未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  相似文献   
4.
杨红军  荣亮  徐虎城 《隧道建设》2016,36(4):458-464
郑州市下穿中州大道隧道工程采用矩形顶管法进行施工,顶管段具有断面超大、覆土浅、间距小、推进距离长、未采用中继间等特点,顶管推进推力大。为有效控制顶管推力,研究了注浆孔布置、触变泥浆配制、注浆管路优化设计和管节表面涂蜡等顶管减阻技术。结果表明,本工程采用的减阻技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触变泥浆在顶管施工过程中起到润滑减阻、支撑地层等作用,是顶管施工中的关键之一。为解决长距离、大断面矩形顶管沉降控制困难及阻力过大的问题,通过对触变泥浆中各种原材料对其性能的影响进行类比试验,寻找各种原材料对泥浆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每种材料对触变泥浆性能的影响,从而根据郑州市下穿中州大道隧道工程地层情况确定了适应本工程的触变泥浆配合比,顶管推进减阻30%左右,解决了大断面矩形顶管沉降控制困难和推进摩擦阻力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红伟  荣亮 《隧道建设》2012,32(1):103-106
为解决泥水平衡盾构机在高深埋、高水压、小曲线半径工况下,盾构机沿曲线轨迹直接掘进中间穿越风井技术难题,以武汉地铁二号线越江隧道工程盾构机在350m小曲线上连续掘进穿越中间风井为例,通过方案优化,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采用切线进洞和补偿法出洞、合理控制掘进参数、把控管片拼装质量等方法,安全顺利地完成盾构穿越中间风井施工,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荣亮  杨红军 《隧道建设》2015,35(12):1338-1344
郑州市下穿中州大道矩形顶管隧道工程具有断面超大、覆土浅、4条隧道平行布置、净间距小等特点,地表沉降控制难度大。为有效控制地表沉降,采取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渣土改良及出渣量、顶管机防背土、6刀盘控制及盲区处理、顶管隧道止退等关键技术。实践表明,超大断面矩形顶管在覆土浅、净间距小、地层多次扰动等复杂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注浆参数、精细化地控制出渣量及6刀盘操控、实施有效地止退等技术控制地表沉降是切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荣亮  任志宏  袁晓莉 《航海》2011,(6):42-43
今泉州古有泉南、鲤城、刺桐城之称,其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之东南海滨晋江、洛阳江入海口处,扼晋江下游,为江海交汇之所,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泉州港港湾曲折,水深港阔且其避风条件好,临江面海适于泊船,具有优越的港区条件。自唐景云二年(711年)设泉州城治以来,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在历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