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13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铁碳微电解与生物接触氧化法联用处理涂料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铁碳微电解与生物接触氧化法联用处理涂料废水。确定了微电解实验的最佳铁碳比和p H,并在最佳参数确定的情况下研究了一个运行周期(2 h)内COD、氨氮去除率及p H变化情况,微电解实验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43.71%、33.5%。生物接触氧化法COD去除率达到70.50%,出水p H、COD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中小站区生态大棚污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青藏铁路中小站区生活污水的特点,提出采用生态大棚系统,在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建立适宜常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人工小环境,为生活污水的生物处理提供必需的热平衡、O2CO2循环平衡和水循环平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热平衡仿真计算,设计生态大棚。通过在实验室对2种常规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进行比选,确定采用好氧生物—土地处理工艺进行青藏铁路中小站区生活污水处理的现场实验。现场实验表明:在生态大棚内部采用4级生物转盘与土地处理相结合的工艺,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达到了国家1级排放标准,CODCr去除率达到87.3%以上,可有效保护青藏铁路运营后的高原环境。  相似文献   
3.
反渗透技术在高硬度高含盐量地下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某地高含盐量高硬度地下水的特点,选择BW30-4040复合膜,采用二级反渗透工艺系统对其进行处理,以期达到内燃机车冷却水标准.试验考察了操作压力对产水量、脱盐率、回收率的影响,并根据溶解—扩散理论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运行试验,分析研究了与膜性能密切相关的主要参数的变化,并对膜的结垢倾向进行了分析.该系统的成功运行对广大西北铁路地区内燃机车冷却水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多水源配水系统等效网络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针对兰州地区供水实际情况,提出了适用于多水源供水系统的压力分布数学模型,并对其运行状况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真实系统相关性好,因而能够替代真实系统用于供水系统优化调度之中。  相似文献   
6.
多水源供水系统分级优化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系统分解的思想,将多水源供水系统的优化调度分为两级:第一级,以供水净收入及压力分布数作为目标函数构成一非线性多目标规划课题,并利用SCDD算法求解各水源供水泵站最佳供水量和供水压力;第二级,以第一级优化结果作为调度指令,以代电耗作为目标函数,运用枚举法确定投入运行的最佳水泵组合,经对某大型城市供水系统的实际应用表明该优化调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水为溶剂,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合成了水溶剂性的聚合物聚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并对该聚合物的阻垢分散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MAM是一种高效多功能阻垢剂,其阻碳酸钙垢的效果达86.79%,阻磷酸钙垢的效果达94.27%,阻硫酸酸钙垢的效果达74.40%,同时对稳定锌和分散氧化铁也具有一定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两种混凝剂对模拟城市雨水进行混凝试验研究,考察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及原水pH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搅拌强度200r/min快速搅拌1min,150r/min中速搅拌5min,50r/min慢速搅拌15min的条件下,PAC和PAFC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40mg·L-1、60mg·L-1,两种混凝剂的混凝效果相当,无明显差别.考虑成本核算,选用PAC作为混凝药剂.在原水pH值为6.5~7.5的范围内PAC的混凝性能较好.在其投加量为40mg·L-1,原水pH为7.0的条件下,除浊率可达98%,除氨氮率为18%,CODcr的去除率达到47%.  相似文献   
9.
采用RNGk-ε三维紊流模型和VOF方法,1:1几何建模,对柘林水电站左岸泄洪洞下游掺气分流墩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与原型观测试验对比验证的基础上,对该流场的流态、水面、流速分布和压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态模拟正确,水面、流速与原型观测结果均能较好吻合;联合作用下的流场,在三维涡体的形成、增强掺气效果和空化空蚀的防止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无掺气分流墩的流场;三维涡体主要由两股入水主流与池内前部淹没水跃的水体相互摩擦形成;被抛向高空的水翅在下落入水时卷入大量空气,具有较深穿透力,使得波动坎及坎下区域充分掺气,从而破坏空化,防止空蚀.  相似文献   
10.
针对西北黄土塬地区集雨窖水所具有的含浊低温微污染的水质特征,采用PAFC及其复配PDMDAAC进行强化混凝实验,实验考察了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PAFC的最佳投量为60mg/L,混合搅拌强度200r/min,搅拌0.5min,絮凝搅拌强度50r/min,絮凝10min,静沉15min的条件下,浊度、ρ(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94.8%、58.7%和33.1%;混凝剂PAFC与助凝剂PDMDAAC的复配可强化混凝的效果,当PDMDAAC的最佳投量为0.2mg/L时,ρ(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提高6.7%和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