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3篇
综合类   6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朝晖  李文科  沙庆林 《公路》2008,(4):152-155
针对夏季炎热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高温车辙破坏严重的问题,本文采用硬质沥青这一新材料。通过对硬质沥青(A-30)、石油沥青(A-70)、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在高温稳定性方面进行全面对比试验,以评价硬质沥青及其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为硬质沥青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也为夏季炎热地区、重轴载道路和长大纵坡路段的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外公路》从2001年下半年(即第4期)开始,将更名为《中外公路》,同时改为大16开本,文章和信息量将大量增加,在原办刊宗旨的基础上,增加国内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本刊经改版、扩版后定价不增加,仍为5.00元。热诚欢迎广大作者、读者踊跃投稿和订阅。  相似文献   
3.
4.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的修订要点(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篇详细讨论了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中的几个问题,用大量实测资料论证了压实度和结构层厚度都应该用下置信限评定,论述了结构层实度和厚度的合适检测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平整度和厚度的控制必须从路基开始。  相似文献   
5.
6.
三、路面材料形变模量 E_1值的确定国内外的很多试验资料表明,各种材料的形变模量 E_1值都与材料的密实度γ有很大关系。材料的密实度愈大,形变模量值就愈高。例如表3沥青贯入式面层+块石的情况,当面层γ值从2.22降到1.87克/厘米~3时,E_1值由3000降到1875公斤/厘米~2。  相似文献   
7.
我国援赞比亚公路技术组于1979年6月用沥青乳液铺筑了1.4公里双层沥青表面处治的试验路,效果良好。双层表面处治的下层用喷撒法(俗称层铺法)施工,上层采用沥青砂浆做封面。目前,在赞比亚的公路上广泛使用这种型式的双层表面处治,使用效果都很好。这种新型双层表面处治的优点是:能使表面密实不透水;能提高表面平整度;防滑性能好;耐久性好;尤其是克服了喷撒法双层表面处治面层料容易散失的缺  相似文献   
8.
高粘度硬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高粘度硬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室内试验对高粘度硬沥青(AH-30)、重交通沥青(AH-70)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全面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粘度硬沥青具有粘稠度大、针入度小的基本特点,其混合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优异的高温稳定性、水稳性及抗疲劳性能,可应用于南方湿热地区沥青路面的中下面层,从而大大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空隙率对沥青混凝土的重大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沙庆林 《国外公路》2001,21(1):34-38
利用国内外的已有资料较详细地论述了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对其透水性、氧化、抗永久形变能力和强度的重大影响。进一步证明,沥青面层所用混合料应该是马歇尔试验空隙率为3%-4%的密实式级配。  相似文献   
10.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沙庆林 《公路》1997,(11):1-8
为适应高等级公路沥青表面层的功能要求,1988年提出多碎石沥青混凝土,尔后在济青、胶州湾、沪宁、长吉、长营、石安等8条高速公路上采用,总里程已超过1000km。密实式粗集料断级配多碎石沥青混凝土空隙率小、动稳定度高,新铺表面层的表面构造深度达0.8-0.9mm以上。各项性能都优于传统密实连续配沥青混凝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