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2.
利用数字仿真方法对某重卡的整车空气动力特性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获得整车的风阻系数;并且根据对整车流场的压力云图分析,发现影响空气阻力系数的关键零件,并对导流罩进行了优化改进。优化后的分析表明改进效果是明显的,空气阻力系数得到了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3.
4.
为研究温拌再生沥青胶结料的二次老化性能,以2种常用温拌剂为基础,考虑再生剂与不同改性剂复杂耦合作用,提出3种不同的再生方案;基于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分析3种不同温拌再生方案下的沥青胶结料在二次老化前后、不同二次老化程度下的黏弹性能、抗车辙性能及抗疲劳性能的变化规律,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和环境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了不同温拌再生方案下沥青胶结料表面化学官能团及其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Sasobit温拌剂较大程度提高了再生沥青胶结料在二次老化后的弹性特征及抗车辙性能,但其疲劳寿命在5%应变水平及二次老化作用下小于10 000次;Evotherm 3G与SBR胶乳及胶粉的结合在一定程度提升了再生沥青胶结料在二次老化后的高温性能,且保留了原有的低温性能,其与SBR胶乳的结合呈现出最佳的黏弹性能,而其与胶粉的结合呈现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在二次老化后仍小于0.05,展现出极佳的抗车辙性能;微观化学物理特性分析结果揭示了不同再生方案下的二次老化机理,其化学官能团及微观结构表征的变化规律与动态流变剪切特性的变化规律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复合路面("白加黑"路面)兼顾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的诸多优点,但在路面使用过程中,混凝土板块缝逐渐向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反射,形成不同程度的反射裂缝,并逐步引发"白加黑"路面唧泥、翻浆等病害,影响了路面的技术状况,缩短了复合路面的使用寿命。以宁扬公路仪征段"白加黑"路面历年养护情况为例,探讨复合路面病害养护处治措施,为今后复合路面的养护和改造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随着2017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实施,沥青路面设计中面临着新旧车辆分类标准转换的问题.采用2015年河南省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系统采集的车辆数据,提出了一种车辆类型转换方法,将原6类车型转换为《新规范》下的11类车型;经计算得到河南省轴载谱参数的代表值;根据轴载谱参数,按照《新规范》要求计算了在沥青路面设计中各种车型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确定了河南省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的代表值.结果 表明:所提出的车辆类型转换方法可行.但在车辆超载超限严重的情况下,采用规范方法计算出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仍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利用智能张拉系统在张拉过程中采集的大量荷载及位移数据,以某高架桥为依托工程,以湖南联智LZ59N10型智能张拉系统的张拉数据为分析及验算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库文档数据转换处理,提出一种针对智能张拉过程数据的全数据分析方法。通过Excel文档绘制"荷载-位移"曲线,根据曲线的波动状态判断预应力束张拉过程的稳定性。若曲线较平顺、无过多锯齿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说明张拉过程较稳定;若曲线不平顺、波动频繁或波动幅度大,则说明张拉过程不稳定。通过主观判断的"拐点"观测法、数据拟合软件最小二乘法,分别分析"荷载-位移"曲线由弧线转变为直线的"拐点",以此选取初始张拉力百分率。两种分析方法对比结果表明:数据拟合法分析得到的初始张拉力百分率最大,与实际情况接近,较为合理;用"拐点"观测法时,通过选取曲线逐渐变成直线位置的荷载值计算得到张拉力百分率,并适当提高2%~3%作为初始张拉力百分率。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多孔沥青混合料空隙结构特性对透水沥青路面去除路面径流重金属的影响机制,于细观尺度下,选用等效直径、空隙数量、面空隙率、单位比表面积和分形维数作为特征参数;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两种目标空隙率下,细观空隙特征对透水沥青面层去除径流中Pb~(2+)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面空隙率、比表面积、空隙体积、分形维数与多孔沥青混合料去除Pb~(2+)的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参数值越大、混合料对Pb~(2+)的去除效果越好;等效直径与混合料去除Pb~(2+)的能力呈负相关关系,参数值越大、混合料对Pb~(2+)的去除效果越差;空隙数量则对沥青混合料去除Pb~(2+)的效果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赵曜 《华东公路》2010,(5):11-13
给出了公路线形的美观度的概念,分析了各种线形、线形组合的美观度,认为设计的美观不可忽视,并努力使线形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