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14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25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节点几何特征,提出焊缝坐标系的建立方法,计算节点在焊缝坐标系下的应力分量。参照DVS1612标准,提出基于多轴准则的结构疲劳强度分析方法。对地铁车辆转向架焊接构架典型焊缝的疲劳强度进行评估,指出所研究焊缝的疲劳强度主要受正应力分量的影响,剪应力对结构疲劳强度的影响较小。对比研究了不同分析方法下的节点材料利用度特征。结果表明,在压缩应力占主导的区域,基于多轴准则的分析方法将使评估结果偏于安全;对于抗疲劳能力较差的接头,基于多轴准则的分析方法,采用DVS 1612标准提供的疲劳曲线将获得偏于保守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前,内河三等和四等船舶(小型船舶)船员的培训考试科目设置与内河一等、二等船舶(大型船舶或较大型船舶)船员完全一样,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李芾  安琪  黄春蓉 《中国铁路》2012,(11):11-17
介绍“和谐号”大功率机车、CRH系列动车组、70t级通用货车和80t运煤专用敞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特征.结合国外铁路行业发展现状,对我国机车车辆装备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机车车辆装备应在重载、快捷、环保和智能化等方面实现进一步创新,以满足我国铁路发展对运输设备技术水平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依据UIC510—3:1994规定的疲劳试验加载方法,基于有限元法研究了不同左右曲线变换次数取值时高速货车转向架焊接构架及摇枕疲劳关注部位累积损伤的变化程度及规律。仿真结果及综合分析表明,当左右曲线变换次数取值变化并不十分显著时,其对结构疲劳损伤影响很小,样机疲劳试验中可直接应用UIC规范中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5.
船闸事故检修门是水系敏感地区确保安全畅通的重要保障,文中介绍行车设备常见故障及管理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7.
打造“水运强市”工程是嘉兴市委、市政府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提出的嘉兴市今后五年及以后一个时期重点组织实施的嘉兴市重点工程。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打造“水运强市”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介绍嘉兴市港航管理局以高科技设备建设水上交通指挥中心、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经验和成效。  相似文献   
9.
结构模式对转向架构架扭转刚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客车转向架焊接H形构架简化为由等截面直梁组成的模型,通过考察各梁在扭转载荷下的变形分布,研究降低构架扭转刚度的措施,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侧梁上盖板开槽能使构架扭转刚度降低3%;改变横梁截面形式后,构架扭转刚度将减小19%,构架在超常载荷下的最大von_Mises应力降低3%。分析结果表明:构架侧梁上盖板开槽对其扭转刚度影响不大,并将引起局部区域较强的应力集中;横梁弯曲与扭转刚度对转向架构架扭转刚度有较大影响,将无缝钢管横梁改为箱型梁能够显著降低构架扭转刚度;同时,由于扭转刚度降低,构架在超常载荷下最大von_Mises应力也有所降低,轨道扭曲载荷对构架强度的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隧道开挖具体影响因素,根据揭惠高速小北山一号隧道水文地质情况,运用midas GTS NX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围岩等级、支护和开挖方式对围岩开挖变形的影响,同时分析渗流作用下的开挖变形。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围岩等级的降低,围岩变形速度、变形总量及变形基本收敛距离依次增加。支护主要影响围岩开挖后的变形且随着围岩等级的降低,支护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采用台阶法开挖相比于全断面法能有效地减少围岩开挖位移变形速度,显著减少围岩变形基本收敛距离。渗流可导致整个隧道向下的固结沉降和水平方向的两腰收敛,使得隧道净空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