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南昌市某环形立交桥为工程背景。其主桥为大圆盘带匝道主梁结构,主桥与匝道采用牛腿连接,在高温天气下发生朝北偏位,且随着运营时间增加朝北偏位越来越大,导致桥墩倾斜开裂、支座销钉剪坏、TD匝道偏转等病害。通过长达三年的监控位移数据研究和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发现牛腿内支座失效是导致病害的主要原因,并得到了主梁南北位移的运动规律、TC1牛腿内板式橡胶支座和ZX159伸缩缝顶死的警戒温度。为了解决桥梁病害,建议切除匝道牛腿,新增桥墩支承,解除主桥梁端约束,使主桥与各匝道分离受力变形。  相似文献   
2.
该文结合南昌市昌东大道桥梁改造工程,介绍了简支板桥纵抬梁顶升的设计要点和顶升施工工艺,对同类桥梁的顶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南昌红谷隧道高水位差条件下岸上暗埋段与沉管段连接处(接口段)挡水,顺利完成前期接口段的施工以及后续沉管浮运前接口段的拆除问题,综合考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选用大型充砂长管袋围堰及防渗墙作为岸壁保护结构,钢管桩、旋喷桩和搅拌桩的组合形式作为围护结构。对常规水上拆除接口段方案进行优化,研究出干拆除堰内基坑堵头钢管桩、陆上进行管节基槽开挖以及对接范围内围堰陆上同步拆除等关键施工技术。施工效果表明:充砂长管袋围堰及防渗墙的组合止水效果好,陆上拆除接口段钢管桩、管节基槽及长管袋围堰质量有保证,作业安全可靠,接口段拆除工期缩短约31%,拆除成本降低约26%,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为类似沉管隧道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青山湖隧道标准断面为双向6车道。该文结合工程实际,比较分析矩形断面、折拱断面、圆弧拱断面的优缺点,最后确定隧道断面形式采用矩形断面,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平陆运河工程是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水运基础设施,青年枢纽作为运河最下游的节点性控制枢纽,受钦江感潮河段的盐水上溯的影响,合理预测盐水入侵距离对认识青年船闸寿命与城市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钦江河口盐水上溯过程的实测数据,基于盐水上溯一维扩散稳态方程构建了考虑河口几何形状、潮汐作用及径流过程的高潮期盐水入侵长度预测模型,并通过径流与潮汐作用对钦江河口盐水入侵长度的影响分析,取得的主要结论为:当径流流量Q<100 m3/s时,平陆运河工程后的高潮位期钦江河口盐水入侵长度L=10~27 km,较工程前增加了4.5 km;当径流流量Q<20 m3/s时,钦江河口盐水将上溯至青年船闸闸下;枯水期,当河口潮差H0>2.5 m时,青年枢纽减盐的最低泄流量须达到20 m3/s。  相似文献   
6.
河道采砂规模不断扩大,影响了河床结构的稳定性及演变特性。根据2007—2019年江津—涪陵河段的实测地形资料,对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采砂坑分布进行统计,并分析了重点河段的采砂坑恢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变动回水区2007—2019年的采砂量约为1.63亿m3,剧烈采砂活动集中于2007—2016年,主要采砂区段为江津—长寿河段,采砂位置主要分布于河道边滩。自2016年长江上游禁采措施实施以来,变动回水区采砂活动大幅减小,而三峡入库来沙的进一步减小引起库尾河段年际冲淤变化较小。在目前三峡入库来沙条件下,库尾边滩采砂坑基本无法恢复至原有形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